开埠通商对近代沿江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以九江为例
本文选题: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 开埠通商 ; 参考:《农业考古》2011年01期
【摘要】:正城市空间结构,在物质形态上体现为城市的中心、开敞空间、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等连同城市郊区在相应的交通体系下的分布。(1)在经济学中,商业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独立经济部门。(2)九江是江西近代转型最早的城市,也是内陆最早开埠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因此,探讨近代九江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在江西近代城市经济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开埠城市经济史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
[Abstract]: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embodied in physical form as the center of the city, open space, residential area, industrial area, commercial district, etc., together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burb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traffic system, is in economics. Business refers to an independent economic department specializing in commodity circulation.) Jiujiang is the earliest city in Jiangxi in modern times, and also one of the earliest port cities in the interior to open ports and trade. It is of typic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commercial space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of Jiujiang city in modern time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even in the history of opening port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分类号】:F729;K29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素蜜;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5年01期
2 邹卓君,杨建军;城市形态演变与城市水系动态关系探讨[J];规划师;2003年02期
3 万振凡;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曹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吕红;清代资源型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于亚滨;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蔡良娃;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付磊;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D];同济大学;2008年
7 陈晓鸣;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城市发展中的地价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丰志勇;兰州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温贺;大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4 江莹;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顾凤霞;基于城市主轴线景观的长春市空间结构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海壮;长山群岛空间结构演变规律、驱动机制与调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哲;西安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之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杨婷;高速铁路市区段选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军伟;西安城市中心区职能和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代富强;基于细胞自动机的城市空间结构动态预测[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世培;;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南;张宏明;;安徽汉代城市功能初探[J];安徽史学;1991年04期
3 唐晓峰;于希贤;尹钧科;高松凡;;芜湖的聚落起源、城市发展、及其规律的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6 苏宏;民国初年城市粮食供应危机的原因[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魏立华;闫小培;;1949-1987年(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2期
8 陶松龄,陈蔚镇;上海城市形态的演化与文化魅力的探究[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9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10 王德,张晋庆;上海市消费者出行特征与商业空间结构分析[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跃荣;1683~1860年台湾米谷运销大陆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靳美娟;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持续性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荣环;民国时期广西粮食价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星;红军长征在雪山草地的粮食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嘉荣;南京开埠通商前后[J];紫金岁月;1998年03期
2 陆远权;开埠通商与重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张河清;苏斌;;论开埠通商对湘江流域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以长沙、岳阳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曾桂林;;长沙开埠与城市空间的演变(1904—1927)[J];湖湘论坛;2007年04期
5 尹作升;论近代济南城市工业的兴迁及其特点(1904-1937)[J];东岳论丛;2005年04期
6 杨呈胜;陆勇;;近代社会变迁与长江下游的盐枭[J];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廖建夏;;开埠通商对南宁城市发展的影响[J];广西地方志;2007年03期
8 樊如森;;开埠通商与西北畜牧业的外向化[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博;;营口开埠与晚清东北商路——以辽河航运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1期
10 唐文起;南京开埠始末[J];学海;199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孟烈 孟雪梅;哈尔滨地名释义与城市纪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何一民;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N];山西政协报;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 刘敏;汉口开埠:屈辱中的现代转型[N];长江日报;2011年
4 张元章 崔业金;宝顺洋行——徐荣村在沪发迹的起点[N];珠海特区报;2010年
5 万鲁建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日本侨民的天津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河清;湘江沿岸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学忠;开埠通商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翟晓美;岳州商埠的建置及其成效探析(1899-1911)[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琳;清末镇江地域社会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汪涛;晚清登州府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5 弭友海;清朝顺康雍时期对澳门的政策与管理[D];山东大学;2005年
6 汪华;变革社会中的减震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旭辉;清末长江三峡地区重庆府属州、厅、县界线复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赵军;从“保国强种”的体育场到“救亡图存”的烽火台—上海公共体育场研究(191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群群;近代济南工人阶层生活状况研究(1904-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2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1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