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中的国家印记、宗族与民间信仰——以闽北和平古镇为个案的考察
本文选题:宋代以降 + 和平村落 ; 参考:《农业考古》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拟通过闽北和平村落自宋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迁,以国家、地方性知识为变量,考察国家、宗族以及民众三者如何在特定的社会场域中完成地方秩序的建构。文章认为,和平村落中的一系列国家印记实质上代表着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扩张和渗透;宗族在乡村事务中发挥着极强的影响力;当地的民间信仰则是展现国家、宗族、民众之间互动关系的典型例证。
[Abstract]:Through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the peace villages in northern Fujian since the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taking the national and local knowledge as the variables, examines how the state, the clans and the people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order in the specific social field. The article holds that a series of national imprints in peaceful villages represent essentially the expansion and infiltration of state power into grass-roots society; the clans play a strong role in rural affairs; and the local folk beliefs represent the state and clan. A typical example of how people interac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银传;析中国传统村落社会小农意识的生成土壤[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刘朝晖;;村落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兼论遗产主体与遗产保护主体的悖论[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4期
3 郎维伟;张朴;;嘉绒藏族的姓氏文化与村落社会的传统互助——以甘孜州沈村藏族为例[J];西藏研究;2010年02期
4 麻国庆;“会”与中国传统村落社会[J];民俗研究;1998年02期
5 盛邦和;;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发展观叙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6 尚会鹏;;孔雀王朝时代的乡村社会[J];南亚研究季刊;1992年01期
7 张暄;;日本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日本社会[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11期
8 陈璞平;;家族在村管理中的作用初探[J];民俗研究;1988年01期
9 朱德新;乡村基层行政人员的实际职能——三四十年代冀东村落社会的透视[J];民国档案;1994年04期
10 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J];民族艺术;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华;;宗族性村落妇女的“历史感”与“当地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文;;现代村落社会中艺术传统的形成与变迁——以兖州花棍舞为个案[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大可;;论科举与传统村落社会——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4 上野和男;陈秋帆;;都市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5 陈玉平;;布依族文化的属性及发展境遇[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张密珍;;历史的演绎与延伸:乡村民俗事象中的仪式与象征[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定东;;非农化的乡镇治理及其控制因素——基于杭州市的12个村落调查[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郭修金;虞重干;;文化视野中村落体育的嬗变与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石田正昭;高纹;陈彰德;;日本农协的发展[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孙芳;;村落仪式中的求吉——以济南市历城区黄巢村为例[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伟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村落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吴锋;新农村建设要保护古村镇[N];广东建设报;2007年
3 樊平;兼顾农户发展和村落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韩震 王晶 曲瑞华;课程改革的社会生活根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吴育瑞;锦屏林契研究推出成果[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6 耿波;村落语境中的乡民艺术魅力[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李松;重新认识游客与村民的关系[N];贵州日报;2006年
8 柯小飞;日本农村的现代化[N];农民日报;2005年
9 记者 李晓芳;我省三项目上榜实现零突破[N];山西日报;2011年
10 刘亚红;营造公民文化构建的弹性空间[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玉花;当代藏区村落社会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王红艳;“拉不断的信奉”[D];武汉大学;2013年
3 夏淑娟;明清徽州村落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李立敏;村落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翠霞;神坛女人:大理白族村落“莲池会”女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王德福;做人之道:熟人社会中的自我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沛;祠堂、祠堂戏剧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黄锐;国家、户族与农民:1952-1966年关中地区的村落政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晶;村落不再,,暮年何在[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太友;村落社会中的混混势力与社会秩序[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2 靳凤仙;山西岚县岚城供会信仰、仪式与村落社会秩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冯燕;村落的技术[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散如拉;转型时期蒙古族村落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亚宁;村落的社会分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振;济南市郊村落畔泉空间形态探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7 郎大志;浙江乌石村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宋霄雯;江南村落景观文化营造[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贤红;冲突与秩序:俗民日常生活逻辑的追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周业琼;秭归县“幸福村落”建设的运行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9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3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