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改土归流后移民家族的建构及其意义——以湖南永顺县青龙村林氏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1 02:59

  本文选题:改土归流 + 移民家族 ; 参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对湘西地区实施大规模移民。这些移民家族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建构了家族组织。在家族组织的建构中对国家正统性身份的强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反映了湘西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林氏家族为例,采取田野调查和民间文献相结合的历史人类学方法,可以复原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村落中移民家族建构的历史。
[Abstract]:After changing the land and returning to flow, the Qing government carried out large-scale immigration to western Hunan. These immigrant families set up family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compete for survival resources. The emphasis on national orthodox ident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organizations has important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which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Hunan. Taking the Lin family as an example, 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method, which combines field investigation with folk literature, can restore the history of immigrant family construction in the Tujia villages of western Hunan after the change of land and retur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湘西土家族地区家族村社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08A058)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萧放;;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论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济;;程敏政统宗谱法与徽州谱法发展[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2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牛杰;;宋代好讼之风产生原因再思考——以乡村司法机制为中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臧健;中韩古代家规礼法对女性约束之比较——以明清与古代朝鲜时期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朱怀东;;关于农村家族对农村自治选举积极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雷家宏;北宋至晚清民间争讼解决方式的文化考察[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7 张震;;中日家族企业伦理动因差异之辨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S1期

8 肖唐镖;;从正式治理者到非正式治理者——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变迁[J];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9 项萌;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对桂东南客家家族某村落的考察[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5期

10 李交发;论古代中国家族司法[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沛艳;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8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蓉;宋代女性继承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2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3 张惠娟;晚清湘军的“三缘”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景芳;元代山东宗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开邦;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莎;从法律层面看宋代妇女再嫁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姚帅;宋代乡村社会空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马桂菊;赋役·水利·书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葛文红;北宋科举制度下的家族与家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金奎;试论明代的乡村社会控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州莲;;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姚小波;雍正其人其事[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3 杨洪林;;土司、土民视角下的容美改土归流[J];前沿;2008年12期

4 关汉华;论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5 王文成;;土流并治在近代云南边疆的全面确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潘先林,潘先银;“改土归流”以来滇川黔交界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变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李汉林;文化变迁的个例分析——清代“改土归流”对黔中苗族文化的影响[J];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8 王春玲,于衍学;清代改土归流成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柳华光;;从改土归流的意义谈知识迁移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2期

10 彭恩;吴建勤;;从清朝鄂西土家文人竹枝词看土家族婚俗[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晓光;;改土归流中的一场典型诉讼事件——从清末四川茂州羌民控告土司案件看民族地区的诉讼与司法[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2 赵小平;;滇盐与政治、军事及边疆问题的关系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3 李储林;;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变迁[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苏杰兵;;关于“P鸷罟庇肼砗,

本文编号:2046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46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