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巴汗与格鲁派之间的斗争
本文选题:藏巴汗 + 格鲁派 ; 参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摘要】:文章通过藏巴汗和格鲁派的斗争,论述了藏巴汗政权与噶玛噶举派、吉雪巴地方势力的关系,进而探讨了藏巴汗与格鲁派的关系从友善趋于对峙的过程。
[Abstract]:Through the struggle between Zangba Khan and Grugl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betan Khan regime and the local forces of Karma Kagyu and Gisheba, and then probes into the proc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amba Khan and the Gru faction from friendly to confrontational.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8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发祥;论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建立及性质[J];中国藏学;1997年03期
2 喜饶尼玛;论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理嬗变[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3 胡岩;《寇松备忘录》与民国初年英国侵略中国西藏的政策[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4 申新泰;划时代的历史文献——纪念《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五十周年[J];中国藏学;2001年02期
5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6 桑丁才仁;;民国初期川陇两省就隆庆(囊谦)归属问题所引发的纠纷[J];中国藏学;2007年01期
7 乌云毕力格;;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8 喜饶尼玛;央珍;;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述评[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9 王海燕;;班禅大师与民国时期汉藏文化交流[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10 戴炳中;;试论毛泽东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历史贡献[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央珍;西藏地方摄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徐中林;南京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发贤;1934-1940年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2 凤逸洲;十三世达赖“倾心内向”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水奎;论法尊法师的生平及其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田苗;龙厦及龙厦事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宋若广;1895-1933年英国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拉拢[D];安徽大学;2010年
6 窦鹏辉;清代西藏农牧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杨蜀艳;浅析藏族礼仪文化中的哈达[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林欢;蒙藏仰华寺会晤中的明朝因素[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扎西才旦;论喜饶嘉措大师对藏族文化和教育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金雷;论琦善在藏施政措施及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元;;格鲁派在五台山的发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亚西;;扎西伦布寺[J];湖北电业;2010年03期
3 拉毛措;;浅谈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13期
4 马啸;;17至18世纪清朝与格鲁派上层的互动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5 王开队;;试论15至18世纪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以寺院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年04期
6 ;藏事宝典[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9年01期
7 王维强;;从甘丹赤巴转世出的活佛系统概述[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8 王舒;;西藏9名僧人获2009年度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学位——格西拉让巴[J];法音;2009年05期
9 才秀加;;探析格鲁派黄帽之起源及其历史演变[J];中国藏学;2009年02期
10 徐长菊;张晓松;;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准噶尔汗国的传播和发展[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德星;;“满文罗马字拼写法刍议”补记[A];“满学: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一丁;;元代至和平解放前西藏城市发展的若干特征研究[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汤湛;张鹏举;白丽燕;王辉胜;;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研究——以乌素图召寺庙群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4 白丽燕;张鹏举;;传统意象的现代解读——红召重建设计笔记[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武月华;范桂芳;;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大经堂的建筑特点[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家鹏;;清皇家雅曼达噶神坛丛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7 王川;;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传及其原因[A];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下卷)[C];2007年
8 王时伟;;西藏哲蚌寺修缮方案设计[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司俊;;对明代西宁河州卫特有少数民族初始形成的制度分析[A];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雪慧;;明代藏区施政及其对藏族社会之影响[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野生;燃灯节,以灯供祈福[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演讲人 曾国庆;藏学:清廷治藏与金瓶掣签[N];光明日报;2010年
3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英;拉萨赋[N];光明日报;2010年
4 徐长安;僧俗合力维修左贡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顾野生;燃灯节,以灯供祈福[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演讲人 曾国庆;藏学:清廷治藏与金瓶掣签[N];光明日报;2010年
7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英;拉萨赋[N];光明日报;2010年
8 徐长安;僧俗合力维修左贡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顾野生;燃灯节,以灯供祈福[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演讲人 曾国庆;藏学:清廷治藏与金瓶掣签[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银豪;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丁莉霞;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海云;贡本与贡本措周[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暨南大学;2009年
5 白建灵;从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探讨甘宁青地区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才让加;甘丹颇章时期西藏的政治制度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丁淑琴;清末民初甘青地区民族社会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李政奂;藏人的灵魂观与活佛转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尕玛措;论仓央嘉措的情歌[D];西南大学;2010年
2 楚岭伟;甘南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寺院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文硕;现代化进程中甘南牧区的宗教信仰变迁[D];兰州大学;2010年
4 边珍;初探藏巴汗地方政权[D];西藏大学;2010年
5 叶阳阳;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外部空间研究与应用[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6 万玛才旦;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尕藏扎西;文都寺大祈愿法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魏文;甘肃红城感恩寺及其壁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晶晶;甘南藏区藏式建筑适应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文厚泓;西藏佛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049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4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