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蒋姓回回铜匠
本文选题:江南 + 回回人 ; 参考:《回族研究》2010年0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分类号】:K248;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孙之梅;论《桃花扇》的三种文化意象——兼及其与当时思想意识之构合[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3 李清宇;明代中期文坛的“四变而六朝”——以黄省曾与李梦阳文学观念之异同为中心[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4 徐林;明中后期狂士的社会交往生活与江南士林风气[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5 李双华;;论明中叶吴中士人的生活态度[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6 高峰;;紫柏大师“三大负”述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王国强;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J];图书与情报;2003年04期
8 徐林;明中后期士商社会交往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刘晓东,赵毅;晚明士人社会交往的失范及其评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刘晓东;赵红;;明代塾师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变——兼论民间教育人力资源的社会配置与优化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山林;;咏《牡丹亭》诗歌简论[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功谊;;汤显祖与钱谦益丛考[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焱炜;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邱江宁;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朱贻强;公安三袁居士佛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汪涤;吴门画派的诗画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传永;谢榛论[D];苏州大学;2001年
2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文泰;汤显祖仕宦及死因考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付明明;明初侍御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7 赖晓东;暮色中的喧嚣与狂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桂芹;竟陵派的诗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敏;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育秀;明初闽中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建春;“土木之变”与回回人[J];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02期
2 刘守刚;萨都剌的族籍[J];中国民族;1988年08期
3 杨志玖;回回人与元代政治(一)[J];回族研究;1993年04期
4 穆德全;回族大散小聚分布特点的形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6年02期
5 吴建伟;回族古籍整理兼及郑和二三事[J];回族研究;2005年04期
6 喜蕾;;从高丽文献看元代的回回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叶舟;;江南市镇的再认识:以常州市镇的历史与演变为中心[J];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陆剑;;漫忆江南春节供奉“尊主”习俗[J];收藏;2011年05期
9 穆宝修;元代回回农耕的土地来源[J];民族研究;1985年05期
10 穆德全;河南回族分布的历史渊源[J];史学月刊;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龙和;;元代诗人萨都剌及其镇江情结钩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黄成俊;;杨志玖教授对回族学研究的贡献——读《元代回族史稿》[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丁明俊;;一代史学大师的终生追求——杨志玖先生《元代回族史稿》读后[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池子华;;存同求异:近代江南淮北社会文化的比较观[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马建春;;“识宝回回”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江浙;;越为大费支族考[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7 裘士京;;江南铜材的流动方式研究[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8 邱敏;;介绍柴德赓先生的一篇史学短文——《天堂苏杭说的由来》[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9 王子华;王剑;;云南回商的特点和经营理念[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子龙;;牛诸与太白楼述考[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嘉兴 屠耸丽;嘉兴江南网船会探究[N];嘉兴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殷敖佗 通讯员 李昆;江南美景重现皇苑[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张建松;风韵褪去,,“能不忆江南”?[N];经理日报;2004年
4 方令航;“江南第一家”的易主风波[N];经理日报;2004年
5 潘宝明;江南三大名楼彰显个性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4年
6 桐乡市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张建林;桐乡乌镇:江南的人文胜地[N];浙江日报;2004年
7 唐力行;怎样的互动促成了江南的繁荣[N];北京日报;2005年
8 吴友明 孙自法;苏州公布申遗范围江南六古镇捆绑申遗“流产”[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金宝山;荣氏家族与无锡[N];中国档案报;2005年
10 徐玲芬;盐官的味道(下)[N];嘉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2 叶舟;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发掘及其再阐释[D];复旦大学;2007年
3 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王晓云;天方之经与东溟水土:闽台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武仔;进贤毛笔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南昌大学;2008年
2 司利芝;回族史学家杨志玖史学成就述论[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李燕;江南的民间庙会与村落生活[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廖德明;近代安徽铁路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姜丽丽;明清时期无锡秦氏家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曾文芳;明代的哈剌灰人[D];西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50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50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