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丽江改土归流后纳西族的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8-06-28 00:56

  本文选题:丽江 + 纳西族 ; 参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雍正元年(1723年)丽江土府改土归流后,木氏土司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统治被打破,内地流官统治体系进入丽江,农业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汉文化教育兴起,各民族间交流进一步深入,有力地推动了纳西社会的转型,为纳西族成为多元文化综合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bstract]:In the first year of Yongzheng (1723),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ule of Mushi had been broken for more than 400 years after the conversion of the Tufu in Lijiang, and the ruling system of the flowing officials in the interior entered Lijiang, and the agriculture and commodity economy developed further, and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ros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further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xi society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Naxi nationality to become a multicultural complex.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健;庄春辉;李瑞琼;;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藏羌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耿德铭;;保山史纲初拟[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3 太丽琼;;从女性主义视角透视哀牢文化中的女性[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4 周俭,张松,王骏;保护中求发展 发展中守特色——世界遗产城市丽江发展概念规划要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2期

5 任磊,陈晓恬;从“改土设流”、“改土归流”看丽江大研古城的生长[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1期

6 周琼;;明清滇志体例类目述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张黎波;;出自当事人之手的原始资料——陈灿《宦滇存稿》概说[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罗春梅;和晓蓉;;浅析清代云南边疆市镇的发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杨薇;李子贤;;九隆神话:文献记载与民间口头传承之流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金莲;朱和双;;女性、财富与危险:云南民间的小神子信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长坤;;徐霞客首次入省路线再考——徐霞客在曲靖留下的思考之三[A];徐霞客研究(第18辑)[C];2009年

2 刘春;;解析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以传统悬鱼造型图案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杨文辉;;一部不应被忽略的佤族研究著作——读《滇西边区考察记》[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2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郭晓航;元明时期云南的出镇藩王与镇守中官[D];复旦大学;2009年

4 赵桅;发展的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艳林;重构与变迁——近代云南城市发展研究(1856~1945年)[D];厦门大学;2008年

6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7 陈正勇;自然、神性与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林荣琴;清代湖南的矿业开发[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娟;东巴文字的构形艺术及其平面设计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克旭;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宗学;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蒲晓;清代云南义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和晓瑜;当代丽江九河纳西族与白族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高国强;《狩缅纪事》校注[D];云南大学;2011年

7 钱秉毅;明代云南汉文典籍地理[D];云南大学;2011年

8 袁青欢;清前期(1659-1840年)云南楚雄地区山区经济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肖本俊;清代乾嘉时期云南矿区的“山荒”与滇铜业的衰落[D];云南大学;2011年

10 李新喜;清代云南救灾机制刍探[D];云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木基元;;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创新之作——《纳西族文化史论》评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韩城;纳西族[J];西部大开发;2001年05期

3 郭大烈;纳西族形成的多元论[J];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4 和志武;纳西族支系研究一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5 郭大烈;;国内纳西族研究述评[J];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6 朱永强;;纳西族[J];文明;2010年01期

7 文生;纳西族的古文字[J];思想战线;1984年02期

8 和发源;纳西族与古羌人的渊源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9 黄文;评《纳西族史》的特色与学术价值[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段红云,闵红云;清代丽江木氏改土归流及行政管理变革[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锡生;;纳西族光辉的历史文献——徐霞客“丽江游日记”[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熊宗仁;;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4 肖文评;;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5 卞利;;祁门六都村的社会变迁与宗族管理简论[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亚林;;辛亥革命与开阳的社会变迁[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张剑;;上海近代农业科技的繁衍与社会变迁[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8 张高陵;;“二·二八”事件后的台湾知识分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徐晓光;;改土归流中的一场典型诉讼事件——从清末四川茂州羌民控告土司案件看民族地区的诉讼与司法[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10 白郎;;对丽江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历史考察——从黎明到黄昏[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霄;丽江客如潮涌古城堪忧[N];市场报;2003年

2 吴建雍;近百年来旧城都市生活的画卷[N];北京日报;2007年

3 于德源;“北京旧事”折射社会变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郝平;走向田野的历史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丽江古城博物院提供;木府:丽江活化石[N];云南政协报;2005年

6 记者 索颖邋实习生 巩妍彬;继往开来做好史志工作[N];新乡日报;2008年

7 策划 周学鲁 撰稿 华模 冯魄;文化自然遗产胜地—丽江[N];云南日报;2003年

8 木基元 普卫华;从丽江到石林:文化名牌是怎样打造出来的[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少数民族古籍 涵载千古散射睿智光芒[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郝平 闫淑芸;行龙新著《走向田野与社会》出版[N];发展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4 林哲焕;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D];上海大学;2005年

6 何建木;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D];复旦大学;2006年

7 包银山;民国时期土默特旗财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晓瑜;当代丽江九河纳西族与白族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刘常凡;公路建设、汽车运输与社会变迁[D];河南大学;2009年

3 余建明;湖南近代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小军;近代江西陆路交通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芳正;民国时期上海徽州茶商与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大伟;近代湖南报刊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喜顺;持续与变迁:1938-1952年的黄泛区乡村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海雄;1894年香港鼠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苏永明;行帮与景德镇社会变迁[D];南昌大学;2005年

10 邓云;来华传教士与近代烟台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5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75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