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十九世纪澳门的城市建筑发展

发布时间:2018-07-25 10:06
【摘要】: 本文以十九世纪中葡政府对澳门的政治管制为背景,衬托出这个 时代澳门城市建筑发展的起落;再从具体的中西建筑物分析中,将十九世 纪澳门城市实貌展示出来。 从十九世纪上半処的混合管治到下半処的单一管治,都对当时澳门 的城市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经济方面的变化,,对城市建筑发展又有着决 定性的作用;政治及经济变化中又引申出人口增减问题,这更是城市建筑 要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地理环境方面,是山多平地少。城市占地自世纪初的约1平方公里, 到世纪末增至3.4平方公里,是由于在鸦片战争后的大势中,澳门城市吞 并了北部至关闸一带的大片农田及村庄、以及世纪末的填海造地所致。 1849年以前,对澳门的城市建筑管理,是用“禁擅兴筑例”,这条款沿 用了235年,也是澳门的城市建筑首例。当时西式建筑都是沿用欧洲流行 的风格建造,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浪漫主义等风格;中式则沿用一 贯的岭南风格建筑。本文附上望厦香山县丞衙署图及大关图,更考绘了 1800年及1899年澳门城市规模地图等。 整个世纪的澳门城市建筑发展是在“修葺期”、“扩展期”及“黄金时 代”三阶段所概括。“黄金时代”的四十年中,完善了城市设施、奠定了二十 世纪城市建筑发展方向,在后期更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
[Abstract]:Based on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Macao by the Chinese and Portuguese governments in the 19th century, this paper sets of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cao's urban buildings in this era. Show the city of Macau in the 19th century. From mixed governanc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single governance in the second half, i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Macau at that time. Economic changes also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buildings. In the cours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the question of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decrease is also extended. This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rchitecture.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more mountains and less flat lands. From about 1 square kilomet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to 3.4 square kilometers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it was due to the trend after the Opium War. Macau's cities have swallowed up vast tracts of farmland and villages from the north to Guanji. And land reclamation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Before 1849,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buildings in Macao was a "forbidding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clause has been in use for 235 years and is the first urban building in Macao. At that time Western-style architecture was built in European fashion, with neo-classicism, eclecticism and romanticism. Chinese style followed the Lingnan style architecture. In this paper, a map of Wangxia Xiangshan County and the map of Daguan are attached, and the maps of the city scale of Macau in 1800 and 1899 are also drawn. The development of Macao urban architecture in the whole century is summarized in three stages: repair period, expansion period and golden period. During the 40 years of the Golden Age, the city facilities were perfecte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rban architec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was established.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296.59;TU-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兰;;城市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变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2 张平平;;论城市建筑的美学体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周杰平;;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方案的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4 水恒源;;谈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因素[J];华章;2011年20期

5 杨东平;;北京: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阅读[J];艺术·生活;2006年04期

6 方文山;;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气质[J];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09期

7 高鹏;;谈现代淮安城市文化场馆设计的地域风土文化元素[J];美术大观;2011年06期

8 周利明;;浅论城市艺术[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9 张春蕾;;论城市建筑的个性缺失[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10 陈业业;;关于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思雁;;澳门“肾友协会”运作状况介绍[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及治;宁自衡;刘欣;王人为;谭晓缨;;上海与澳门老年人体质调研结果的比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邓国骥;;开幕致辞[A];青少年违法及药物滥用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汤家耀;;澳门2000年青少年与烟草调查主要结果及对反烟工作的提示[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张越华;;开幕致辞[A];青少年违法及药物滥用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金平;王志石;;1983年-2003年:澳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欧宏逢;;闭幕致辞[A];青少年违法及药物滥用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王欢;;澳门幼儿营养状况与体质评价关系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9 王欢;;体育锻炼对澳门成年人体质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盛永华;;孙中山与澳门[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长元;给城市建筑加点文化味[N];经济日报;2005年

2 陈泽成(澳门特区文化局文化财产厅厅长) □本报记者 王寅 采访整理;澳门“申遗”有诀窍[N];南方周末;2005年

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荷卿;肇庆澳门合作构建粤西旅游区[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4 吴学安;城市建筑一味追求“新奇特”不足取[N];中国旅游报;2008年

5 吴学安;城市建筑“求新求异”不足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郑焱;城市建筑不能一味追求“新奇特”[N];新华日报;2008年

7 张魁兴;城市建筑须有文化细胞[N];镇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陈朝霞;谱写城市建筑新乐章[N];宁波日报;2010年

9 杨林防;浅谈城市建筑的艺术特性[N];安阳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董云平;城市建筑当遵循“形散神不散”原则[N];黑龙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森;澳门土生族群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郭健青(郭秦健);过渡期的澳门财政与博彩税[D];厦门大学;2002年

3 陈卫忠;澳门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张谦;国际战略大背景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赵利峰;晚清粤澳闱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林广志;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黄翊;澳门语言状况与语言规则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严忠明;一个双核三社区模式的城市发展史[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李淑仪;十六至二十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泽成;从澳门城市建筑看中西文化交融[D];厦门大学;2002年

2 邢荣发;十九世纪澳门的城市建筑发展[D];暨南大学;2001年

3 余淑德;澳门产业发展路向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4 郭华邦;澳门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伟;澳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6 阮建中;澳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谢红;对澳门空置房地产处理的金融支持探索[D];暨南大学;2001年

8 胡根;澳门《镜海业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孙锡亮;澳门粤语中的葡语借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10 翁达勇;澳门赛马业于回归后所面临的市场挑战及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43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43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