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噶尔氏家族“辅政”始末
本文关键词:评述噶尔氏家族“辅政”始末,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藏大学》 2010年
评述噶尔氏家族“辅政”始末
索朗平措
【摘要】: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吐蕃史上绝无仅有的范例,即以噶尔·东赞为首的噶尔氏家族,近乎长达半个世纪的“辅政”始末。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充分运用敦煌古藏文文献资料、吐蕃金石录、藏汉文史籍文献及民间传说等资料,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从三个方面评述噶尔氏家族辅政始末。 第一部分,文章对噶尔氏先民早期的历史进行简要论证,并对噶尔·东赞的政治仕途进行较为细致的考究。指出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而言,由于存在新旧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松赞干布有意地抬高或扶持噶尔氏家族成员;从他所处的家族环境而言,由于噶尔氏家族曾涌现两位个性鲜明、且能力非凡的历史人物,正是在这两位的培养和所奠定的深厚政治基础下,造就了噶尔·东赞文治武功方面,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同时文章还对有限史料进行梳理,论证出噶尔·东赞早期政治业绩的时空排序,有力地驳斥关于噶尔·东赞是在揭穿琼保·邦色弑君阴谋案后,担任吐蕃大伦等种种历史遐想。 第二部分,文章以七世纪中期,噶尔氏家族所处的社会背景作为切入点,对噶尔·东赞顺利“辅政”进行初探,同时对噶尔·东赞的几大政治业绩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噶尔·东赞不仅机敏地找到了适合于吐蕃实情的——盟会制,同时完善吐蕃法制,积极实行对外扩张的策略。在噶尔·东赞逝世之后,就有关噶尔氏家族继续“辅政”一事上,文章从当时紧张的唐蕃关系入手,论证噶尔·赞聂顿布顺利继承父业的历史缘由,还首次探究噶尔氏家族内部出现权力争斗一案。 第三部分,文章认为在噶尔·赞聂与论钦陵“辅政”时期,是噶尔氏家族执掌权力巅峰期,也是家族势力开始下滑的衰落期。认为噶尔氏家族内部出现权力争斗,不仅打破了噶尔氏家族以往驾驭吐蕃权力的方式,同时还使此家族失去昔日垄断吐蕃盟会的威权。最后,在分析噶尔氏家族获罪的历史原因时归纳有四:悉布野王室颜面受损、遭致其它贵族或外戚等之嫉恨、受到周边兄弟民族的仇视、赤都松和论钦陵的两虎相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益西曲珍;略论吐蕃时期王室女性[D];西藏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晋仁;;蕃唐噶尔(论氏)世家(上)[J];中国藏学;1991年01期
2 苏晋仁;;蕃唐噶尔(论氏)世家(下)[J];中国藏学;1991年04期
3 吴丰培;;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后裔五世仕唐考[J];西藏研究;1983年04期
4 薛宗正;;噶尔家族专国与吐蕃的北部领土扩张——兼论唐、蕃间的河源、西域争夺[J];西藏研究;1988年04期
5 王维强;;吐蕃盟誓之根源探讨[J];西藏研究;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陈践践;;《P.T.990如来佛降服大王记》译注札记[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3 张云;本教古史传说与波斯祆教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04期
4 孙林;盟誓文诰:吐蕃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文书[J];中国藏学;2002年02期
5 杨富学;20世纪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6 林冠群;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02期
7 朱丽双;8世纪前后吐蕃势力入西洱河地区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8 石硕;附国与吐蕃[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9 华林;论藏文历史档案的发掘利用[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10 扎洛;略论《白史》的史料[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3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陈践践;;藏语ring-lugs一词演变考——敦煌藏文古词研究之一[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5 朱悦梅;;多元宗教文化影响下吐蕃职官管理制度的形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6 李宗俊;;唐代中后期唐蕃河陇之争与疆域变迁[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仁旦卓玛;吐蕃碑文文法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尹航;明代内地藏传佛教民间流布考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益西曲珍;略论吐蕃时期王室女性[D];西藏大学;2011年
6 尼旦;西藏古近代“钟”历史文化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7 罗布次仁;浅析吐蕃王朝时期的经济基础[D];西藏大学;2011年
8 褚丽;释迦牟尼佛像造型特征的比较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9 周欣宇;论藏族习惯法的宗教维度——文化分析中的勘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马军;明朝对青海藏区的施政方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刚;;苏毗初探(续)[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2 ;西藏妇女问题浅析[J];中国藏学;1995年03期
3 诺布旺丹,巴桑卓玛;藏传佛教的两种女性观[J];中国藏学;1995年03期
4 孙林;盟誓文诰:吐蕃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文书[J];中国藏学;2002年02期
5 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考察“三从”之道切入[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3期
6 石硕;聂赤赞普“天神之子入主人间”说考[J];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7 拉毛措;藏族妇女历史透视[J];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8 欧阳谅谅;吐蕃王室妇女地位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丁莉霞;;藏传佛教中的女性主义文化内涵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拉巴次仁;;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略谈藏族苯教文化的形成及发展[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闻宇;;远上雪域的造福天使[J];丝绸之路;2010年11期
2 田恒江 ,周德广;藏族宝马趣闻[J];瞭望;1981年04期
3 邬朝贵;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J];西藏研究;1982年01期
4 阿旦;;西藏书法演变略谈[J];西藏研究;1983年01期
5 刘宝银;;吐蕃名臣薛禄东赞及其子孙[J];中国民族;1990年05期
6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J];广西城镇建设;2005年07期
7 张秀荣;;从唐与吐蕃的联姻看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及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5期
8 马多尚;;吐蕃时期佛经翻译及其价值考略[J];民族翻译;2011年02期
9 群培多杰 ,唐景福;藏文渊源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王仁湘;赵慧民;刘建国;郭幼安;;西藏琼结吐蓄王陵的勘测与研究[J];考古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鑫;范喜茹;;略论周世宗安排的辅政格局[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李文实;;中国历史上唐与吐蕃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3 马丽敏;;藏区雕版印刷概述[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4 王双怀;周佳荣;;论唐代的和亲公主[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5 汤惠生;;青海玉树勒巴沟地点2发现的吐蕃初期的佛教摩崖[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7 马成富;;藏族本波教与傩文化——四川阿坝自治州藏族原生态文化鸟瞰[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贺冬兰;;中华民族具有坚强的凝聚力[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次仁潘多;;试析吐蕃赔偿命价标准法[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10 王扬;;第二十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基随;[N];商丘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全洲;[N];拉萨晚报;2010年
3 廖东凡 文;[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滕军伟;[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记者 唐婷;[N];湖南日报;2011年
6 杨从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本报记者 次旦卓嘎 德吉卓嘎;[N];西藏日报;2008年
8 记者 拉巴次仁 尕玛多吉;[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黄祖煜;[N];中国档案报;2010年
10 廖东凡;[N];中国民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同柏;吐蕃王朝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3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段晶晶;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冯智;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任小波;吐蕃盟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那加才旦;古代藏语文研究(7-11 A.D.)[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林锦江;罗布嘛呢括罗: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朗平措;评述噶尔氏家族“辅政”始末[D];西藏大学;2010年
2 黄彦震;清代幼帝时期辅政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罗军桑布;论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法律制度[D];山东大学;2012年
4 王清华;布达拉宫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5 杨昌加;象雄王黎弥加及其象雄与吐蕃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扎西才让;从古藏文文献看吐蕃教育发展形式[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桑吉东智;论安多藏戏的发展状况与文化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次仁拉姆;“叠卡”面祭与家庭信仰生活[D];西藏大学;2013年
9 扎西龙主;吐蕃时期主要来藏印僧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周毅;唐蕃舅甥关系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评述噶尔氏家族“辅政”始末,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