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时期的施蛮与顺蛮
[Abstract]:The Wu Man of Nanzhao period is a national group with rich connotation and developing constantly. In its interior, in addition to the part recorded by historians as Uman, there are still many other species, such as Shiman and Shunman. For the study of Shi Man and Shunma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focus on the distribution, migration, ethnic relations, na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and excavation of Shi Man and Shun M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can not only expand the horizons and contents of Wu Man and even the ethnic studies of southwest China, It can also provide some vivid examples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multi-ethnic state.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项目编号:11CMZ014) 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项目编号:ZD201101)子项目“南诏国、大理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资助 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分类号】:K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文青;;唐至清傈僳族的分布与变迁[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康玲;邓思胜;;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时少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进展评析[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5 高梅;;语言与民族认同[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6 吕红艳;;南方北方“二月二”习俗比较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7 李慕杨;;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改变形式及其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8 戴嘉艳;;物我同构 生生和谐——东北渔猎民族服饰、器具图案的文化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9 郑君雷;;关于游牧性质遗存的判定标准及其相关问题——以夏至战国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为中心[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10 何金龙;;南诏都城防御体系“九重城”的梳理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光宇;;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刘檑;;多民族兼容的纽带——读《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和玉媛;;纳西族帽饰符号意义考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赵富荣;张R箈C;;佤族《司岗里》神话与古濮人的迁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方媛媛;朱映占;;基诺族的传统服饰与变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梁庭望;;略论句町国的主体民族及其社会性质[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何正廷;;关于句町国史的研究[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9 马祥林;;探讨儒家师道推动和谐社会建设[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6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7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8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兵;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周艳;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荣亮;大连高校外专外教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洪;论红河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俊勇;广西田林县平山村木柄瑶铜鼓舞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何志芳;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光民;近十年国内傈僳族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马世雯;近代傈僳族各支系的分布与差异[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高志英;唐至清代傈僳族、怒族流变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4年08期
4 张泽洪;;中国西南的傈僳族及其宗教信仰[J];宗教学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段丽波;;南诏时期的施蛮与顺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185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8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