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所办刊物与改造徽州社会的舆论动员

发布时间:2018-08-20 19:47
【摘要】:明清以来的徽州是一个高移民社会,以徽商为主体的旅外徽州人与故乡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的关系。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面对家乡社会的衰落,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和使命感,他们通过组织同乡团体,创办刊物,发表各种改良言论,为革新徽州面貌进行舆论动员。这些刊物以建设新徽州为使命,高度关注徽州的教育和烟赌等社会问题。虽然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旅外徽州人的很多改良建议流于形式,但是对徽州新思想文化的孕育与传播仍然起到了一定作用。某种程度上,旅外徽州人在用一种批判的态度表达对乡土的敬意。
[Abstract]:Huizhou is a high immigrant society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eople in Huizhou had a strong sense of anxiety and mission in the face of the decline of their hometown society. These publications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Huizhou as their mission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education and smoking gambling in Huizhou.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many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izhou people outside the Huizhou are mere formality, but they still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breeding and spreading of the new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Huizhou. To some extent, people in Huizhou are expressing their respect for the countryside with a critical attitud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s049)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1SQRW011ZD) 安徽省社科联资助课题(A2011052)
【分类号】:G239.29;K29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坡;;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所办刊物与改造徽州社会的舆论动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董慧琴;;徽州会社兴起的原因[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3 钱梅;论明清徽州商人妇对徽商的作用[J];文化时空;2003年11期

4 汪雷;;徽商衰亡主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7年03期

5 丁尘馨;牌坊、徽商和他们的女人[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37期

6 王振忠;;别开生面的徽州宗族研究——评唐力行先生的《徽州宗族社会》[J];史林;2007年01期

7 史五一;;试析明清徽州会社的兴盛及其原因[J];中国地方志;2008年12期

8 张萍;明清徽州文书中所见的招赘与过继[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9 刘伯山;;论徽州传统社会的近代化[J];学术界;2006年06期

10 郭云凤;;明清徽州村落教化的形式及特点[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的和谐社会[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彭家国;;徽州村志的研究价值——读绩溪新编村志有感[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礼;范成梅;;徽商与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学林;;强烈呼吁要对徽学进行深入地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晓光;;试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俞乃华;;清代至民国时期徽州社会的赡养方式——以徽州“分家书”为中心[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诚;;复刊词[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叶学哲;李国宝;;浅谈徽州与水文化[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薛正昌;;历史与现实:变迁中的回商文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为才;从徽商盛衰谈科学发展观[N];安徽日报;2004年

2 卢燕平;徽商和徽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汪博天 侯丽华;徽商:未及清理的遗产[N];深圳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吴文尚;儒商梦绝:徽商潮落潮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5 李嶷;徽商的盛衰[N];安徽经济报;2004年

6 葛剑雄;徽商与长三角[N];安徽经济报;2004年

7 方念裕;旧中国 徽商CEO[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8 记者 孟黎;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N];金融时报;2009年

9 刘伯山;从合同书看徽商经营的特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翟屯建;徽商[N];黄山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巧云;清代徽州祭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陶明选;明清以来徽州民间信仰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何建木;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D];复旦大学;2006年

4 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梁芬;《歙事闲谭》的史学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硕文;明清徽州方志序例整理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3 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D];安徽大学;2003年

4 苏婷;徽州地区汪华信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王良;明清徽州谱牒编纂的宗旨、原则和方法[D];安徽大学;2011年

6 刘芳正;民国时期上海徽州茶商与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晓锋;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权力支配及其在徽州村治中的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谢冬霜;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管理者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李慧;绩溪东关冯氏宗族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4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94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