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
[Abstract]:The study of toast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a whole century, and the time has come to establish it. Starting from the meaning and type of toa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research object, subject, main content, core level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of the study of toas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aper makes a deep discussion 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usi culture and its research valu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usi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oast, the culture of the toast,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toast and the phenomenon of modern toast in the micro-community, and it is also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the toast and the chieftain in foreign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强,卫光辉;古老而又年轻的江外土司文化[J];创造;2001年08期
2 东人达;;酉阳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论证[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云南民族工作成就与经验——亮点聚焦[J];今日民族;2005年08期
4 王晖;壮族土司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概述——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一[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莫家仁,覃圣敏;蓝承恩与忻城土司博物馆[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春辉;;大小金川筹边和东女国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与优化整合路径[J];阿坝科技;2009年01期
2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赵昀峰;;浅议历史人类学与田野调查——从早期西方人类学起源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黄善强;;龙歌文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周洪;;广告的非宗教性信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黄蕴兰;当代精神生态与审美光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李慕杨;;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改变形式及其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坚;试论明代广西土司的置、废、改流及其历史特色[J];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秋霞;俞婷;;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描述分析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1年04期
2 黄燕;王海啸;;二语语块研究的“中国图景”:语块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外语界;2011年03期
3 陈蕊娜;;从语类集看英汉语言学学术文章的摘要和引言[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1年04期
5 卡尔·A·特罗基;肖彩雅;;书评:《东南亚港埠与政体之兴衰》[J];海交史研究;2010年02期
6 王艳梅;;走近陶瓷艺术——美术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文军;任艳;;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述评[J];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3期
8 石德生;;米歇尔·福柯的谱系学及其渊源与理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湘祁;;高校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郁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回顾[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飞;王悦;;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2 段云;周晓静;李斌;;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趋势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段云;张剑英;;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来自美国《管理会计研究杂志》1989-2006年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翁芝光;;把握社会科学信息事业转型发展的契机[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5 颜鸿森;;「创意性机构设计」研究之规划[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正;严新富;胡维新;王秋美;郑景仁;杨宗愈;;台湾科博馆植物园之兰科植物搜藏研究与展示教育应用[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沈玉燕;;基于理论贡献方法论视角的文献创新点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其他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柳思维;晏国祥;;我国营销理论研究主题、研究类型及研究演进评析[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苗万平;扈广欣;刘忠芝;;平阴县FIDELIS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6年
10 苏成军;;和谐教研促进教师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天波;土司学:类似红学的专门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西陵区得胜街小学副校长 杨凌云;如何确定校本教研主题[N];宜昌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韩庆文邋陈果 郑毅特约记者 林兆雄;研究主题:城乡建设与资源节约[N];广东建设报;2007年
4 蒋本国;繁荣与秩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永恒主题[N];光明日报;2008年
5 王亚军 邱绵博 记者 孙亚光;红梅镇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N];通化日报;2006年
6 廖冬梅;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体会[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李凤杰;论党校以研究式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特点[N];盘锦日报;2006年
8 武汉大学 何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与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华忠(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在互动教研中促进教师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6年
10 本报驻巴黎记者 李红;太空污染何时休[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君;基于科技引用网络结构算法的科学计量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徐岩;企业组织演化的随机突变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杨红明;基于工作特征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内在动机和敬业度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贺颖;基于科学计量视角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6 段际凯;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慧;一种量化的验证模式在品牌定位利基理论及品牌音乐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婷;科学传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崔志伟;博弈学习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蕊;西方经济学研究主题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2 袁智慧;我国社会转型对教育研究主题变迁影响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卫晓军;工程管理的研究方法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海涛;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八十年代历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5 O从铋,
本文编号:2216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21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