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地缘学术思想——《贵州:学术与思想的世界》前言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uizhou's academic thought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central dynasty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the southwest territory of the empire by virtue of the national power, but also synchronously with the spread of the great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Confucianism as the main body to the two provinces of Yunnan and Guizhou. I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literati society, but also on the gener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elite. In the end, the classics, history, children and collections are all written in large numbers, which directly enriches the academic and cultural treasure-house of the motherland in the form of geographical culture. Any valuable understanding or interpretation is bound to invol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reality. Traditional academic thoughts can also become the motive resourc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the future through cordial and concrete creative cohesion.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对当代美学本体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郑溟;对跨文化翻译的哲学诠释学反思——理解、译解与解释的动态效应[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胡江宁;现代阐释学与文学翻译实践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9 冯艺远;;理解:开始与终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论纲)——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3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5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9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李海青;批判的价值——休谟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爱华;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乾坤;罪刑法定视野中的滥用职权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吴洪林;刑法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雅琴;梁漱溟文化哲学的现代性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霞;生命最初的愉悦及其物化——论原始艺术的发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春梅;意义与含义争论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姣乔;;侗族:夜郎后裔?[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2 付贵兰;邵德龙;;宋氏土司来龙去脉[J];贵阳文史;2011年03期
3 葛妍;;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不同称呼[J];黑龙江史志;2011年14期
4 王志华;;长兴县《地理·移民·发展——长兴区域特殊性探秘》编纂出版[J];浙江档案;2011年06期
5 秦秀强;;纳粮向化:主动接受王朝权威与封建制度——万历二十五年天柱建县前后的深层社会原因分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2期
6 陈燕英;黄卫华;;水西“千年土司”存在原因试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吴山庙会[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1年Z1期
8 罗曲;;彝族传统民间文艺在当代社会的“适应传播”[J];文史杂志;2011年05期
9 娄自昌;;苗族迁入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的早期时间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春玲;;清至民国期间绥远地区列女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J];职大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朝相;;论贵州行省的建立对促进城镇建设及发展的重大意义[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余恒;;明代贵州妇女军政实践的社会背景分析[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黄钧儒;谢一;;开放兴黔——贵州崛起的必由之路——明代贵州经济发展的一点启示[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4 林建曾;;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磨合、调适——以奢香事件为例[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5 傅伦俊;;贵州建省以来的方志编纂[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6 余宏模;;略论明代贵州建省与改土设流[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7 何长凤;廖光珍;;贵州历史上抓住机遇进行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范例——漫谈抗战时期的贵州企业公司[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8 王思齐;;总结历史经验 促进贵州发展——在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9 ;后记[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10 郑荣晴;;试述朱元璋开发贵州的措施[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雪梅;全球化背景下的苗族文化发掘与保护[N];贵州政协报;2005年
2 段宝林;读《伟人名家与黔东南》[N];贵州日报;2007年
3 纳光舜;民国时期贵州穆斯林经济[N];贵州民族报;2005年
4 国风;近代边疆的垦拓[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5 杨大德;续志修编:传承文化写新篇[N];贵州日报;2006年
6 阮必辉;礼赞黔东南苗族龙舟文化[N];贵州民族报;2008年
7 青舫;揭开夜郎古国的神秘面纱[N];西部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宇;清代成都会馆的背影[N];四川日报;2005年
9 实习生 李i,
本文编号:2257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25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