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彝语口传文化数字化采集方法及其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毕摩、苏尼、口弦、阿都高腔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09 12:30
【摘要】:彝族口传文化丰富多彩,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用书面语言是无法表达的,更是无法翻译的,如果将其移植或复制到书本上就会失去其原有的精髓和灵魂。本文结合语言学、语音学、语音声学、语音生理学以及民族学的相关原理和技术,简要介绍了基于电子设备和实验仪器等数字化手段,以科学、合理和适用的原则对彝语口传文化(本文里只提毕摩、苏尼、口弦、阿都高腔)语音、视频、嗓音以及呼吸等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过程,最后提出如何利用数字化的方法对彝语口传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Abstract]:The oral culture of Yi nationality is rich and colorful, vivid language, image, humor, written language is unable to express, but also can not be translated, if it is transplanted or copied to the book will lose its original essence and soul.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linguistics, speech acoustics, phonology and ethnolog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igital means based o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Reasonable and applicable principles for data acquisiti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the Yi oral culture (in this article, Thibimo, Suni, mouthpiece, Adu), voice, voice and breathing, etc. Finally, how to use digital method to protect and inherit Yi oral culture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10&ZD12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3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石艳霞;李世掌;;从彝族“撮泰吉”的濒临失传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紧迫性[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忠秀;;浅谈水城彝族“曲简”酒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晓夫 蔡晓华 龙明云;古老文化的光辉[N];凉山日报(汉);2007年

2 王元;姚安传承发扬梅葛文化[N];云南科技报;2009年

3 王明贵 郑远文 本报记者 蒋凤;极具特色的试验区文化[N];毕节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储东华 浦美玲;石林申遗代表团载誉归来[N];云南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吉洛打则;探寻三星堆之谜与彝族文化的渊源[N];凉山日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郭万盛;彝人文化的传承实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本报通讯员;昙华乡结合彝族文化开展学习实践活动[N];楚雄日报(汉);2009年

8 阿牛史日;毕摩文化 彝族特色品牌[N];凉山日报(汉);2006年

9 本报记者 晓夫 凉山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马尔子;震撼,来自古彝文化[N];凉山日报(汉);2009年

10 双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杨达军 苏迎华;对加强和保护查姆文化的思考[N];楚雄日报(汉);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取比尔莲;雷波彝族丧葬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59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259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