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31 08:55

  本文关键词:盛乐时期拓跋鲜卑历史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1年

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庄金秋  

【摘要】:两晋时期是北方各民族最为活跃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思想以及民族文化重要转折期,也是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首次登上中原历史舞台,在发展本民族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以及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占有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吸收、借鉴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多个方面对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与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两晋王朝发展演变以及两晋时期北方民族迁徙活动的研究。首先对两晋王朝的兴衰作一简要介绍;其次从自然环境、经济因素、文化变迁、思想转变及社会因素等各方面对北方各民族迁徙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就西晋对内迁诸族的民族政策问题进行分析。 二是对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的研究,包括慕容燕与两晋的关系、代一北魏与两晋的关系、段部鲜卑与两晋的关系、汉—前赵与两晋的关系、后赵与两晋的关系、前秦与东晋的关系、后秦与东晋的关系、夏与东晋的关系、西域诸政权与西晋的关系。纵观两晋时期的民族关系,大体以政治、军事联系为主,各民族政权与西晋尚保持臣属、依附关系,而至尔晋时,双方关系则以各民族政权的实力变化、利益得失为出发点,并与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以前秦为例,苻氏集团在受到后赵统治集团排挤后,为得到关中汉族人民支持,两次向东晋称藩,其后前秦势力扩张,脱离与东晋的臣属关系,苻坚时甚至发动了试图吞并东晋的战争,而在战争结束后,又出现前秦部将据地降晋的情况。在经济、文化方面,少数民族汉化是主流,而少数民族文化也渗入汉族文化之中,丰富了汉族文化。除此之外,东晋南移,北方汉族士庶与各同族政权的关系也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对北方不同民族政权与两晋关系的异同进行比较,对两晋时期民族关系与两汉时期民族关系进行比较,从而探究两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通过对两晋时期民族关系的整体把握,来探讨其对后世的民族关系、历史演变、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3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一、研究现状9-16
  • 二、研究意义16-17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7-18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不足18-19
  • 第一章 两晋时期各民族变迁概述19-37
  • 第一节 西晋的兴衰19-24
  • 第二节 东晋的兴衰24-29
  • 第三节 两晋时期北方各民族的迁徙29-32
  • 第四节 西晋关于民族问题的大讨论32-37
  • 第二章 两晋与东部鲜卑的关系37-61
  • 第一节 两晋与慕容鲜卑的关系37-54
  • 第二节 两晋与段部鲜卑的关系54-61
  • 第一章 两晋与拓跋鲜卑的关系61-78
  • 第一节 拓跋鲜卑的发展概况61-65
  • 第二节 两晋与拓跋鲜卑的关系65-70
  • 第三节 两晋对拓跋鲜卑发展的影响70-78
  • 第四章 两晋与匈奴各部的关系78-99
  • 第一节 匈奴发展演变述略78-81
  • 第二节 两晋与匈奴屠各部的关系81-96
  • 第三节 两晋与铁弗匈奴的关系96-99
  • 第五章 两晋与羯胡的关系99-118
  • 第一节 羯胡的发展概况99-103
  • 第二节 两晋与后赵的关系103-118
  • 第六章 两晋与氐族的关系118-138
  • 第一节 氐族的起源与发展118-119
  • 第二节 齐万年起义119
  • 第三节 前秦与东晋的关系119-136
  • 第四节 仇池的兴衰136-138
  • 第七章 东晋与羌族的关系138-154
  • 第一节 羌族的起源与发展138-142
  • 第二节 后秦与东晋的关系142-149
  • 第三节 东晋对后秦的影响149-154
  • 第八章 两晋与西域的关系154-160
  • 第一节 两汉与西域关系述略154-155
  • 第二节 魏晋与西域的关系155-159
  • 第三节 魏晋对西域的影响159-160
  • 第九章 对两晋民族关系的思考160-175
  • 第一节 各民族政权对汉族发展的影响160-166
  • 第二节 两晋与各民族政权关系的特点166-171
  • 第三节 两晋时期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171-173
  • 第四节 两晋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173-175
  • 参考文献175-183
  • 附图表183-19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90-191
  • 致谢191-19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石;东晋十六国南北大分裂的原因[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李凭;刘渊与石勒[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年Z1期

    3 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5 黄河;;慕容廆与两晋政治关系浅析[J];东北史地;2007年04期

    6 韩雪松;林革华;;慕容燕与两晋关系略论[J];东北史地;2008年05期

    7 冯君实;;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J];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01期

    8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9 郭丽萍;;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与桓温北伐[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1年03期

    10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短祚探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包文胜;盛乐时期拓跋鲜卑历史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郭晓华;试论十六国时期胡汉分治的几个问题[D];四川大学;2006年

    3 康亚军;后赵国史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韩景轩;赫连大夏灭亡原因探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潘云勇;后赵民族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越;前秦民族关系初探[D];烟台大学;2009年

    7 周平;后秦史初探[D];西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马宁;羌族火葬习俗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马宁;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评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曾晓梅;;七言诗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诗的新证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谭继和;;禹生石纽简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鲍丽丽;;羌族丧葬习俗考——以汶川县萝卜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5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铭;;试论后秦政权兴盛与衰亡的原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莉;南匈奴"胜兵"性质新解[J];安徽史学;1999年04期

    3 陈立柱;王莽与周边民族关系新论[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4 王平;;论东汉对南匈奴的政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李凭;苻坚与王猛[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年Z2期

    6 蒋重跃;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靳维柏;关于鲜卑早期文化的再认识[J];北方文物;1988年03期

    9 李瑛;匈奴族的教育[J];北方文物;1989年01期

    10 何天明;;东汉使匈奴中郎将探讨[J];北方文物;199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旭梅;十六国胡汉分治问题试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学艳;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娄冬梅;屠本《十六国春秋》史料探源(后秦、夏及成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成;;两晋宗室制度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探析[J];中州学刊;2011年01期

    2 张朝富;;文学活动空间变化与两晋文学发展进程[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刘小峥;;两晋庖厨里的纷纭世相[J];雨花;2006年04期

    4 张秀军;;两晋时期民间应对灾害策略[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5 邹远志;;两晋为人后议题中的“亲亲”“尊尊”之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张旭华;;略论两晋时期的司徒府典选[J];许昌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7 沈刚;;两晋东宫述论[J];东南文化;2008年02期

    8 吴桂兵;;两晋时期建筑构件中的兽面研究[J];东南文化;2008年04期

    9 王松山;;两晋史书种类略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2期

    10 高慧斌;;试论两晋教育的特点[J];殷都学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拓跋鲜卑与北魏早期历史的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秀姿;;北魏拓跋鲜卑族文化路线与都城政治再思考[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3 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4 刘建国;;汉唐之际五铢钱制衰落与变革新论[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5 亦邻真;;内蒙古古代史中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6 林秀姿;;游牧民族社会与营造——重读北魏拓跋鲜卑的平城与洛阳之空间地景转变[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贾鸿恩;;北朝大辽国京都与城镇的营建在北方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九月;;中国北方民族好汉三项比赛之文化解读[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玲;;从北京历史上几次重大转折看北京人的应变能力[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周永红;;东北民间色彩的成因[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浙江日报;2009年

    2 任李阳;[N];吉林日报;2005年

    3 记者 夏晓;[N];江西日报;2006年

    4 本报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马起来;[N];中国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龚保华;[N];吉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郭旭霞 通讯员 郝俊峰 罗文苹;[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南居钱;[N];甘肃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陈朝霞;[N];宁波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孙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武锋;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松山;两晋史学发展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天彤;魏晋易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宋雪玲;魏晋南北朝战争诗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冯莉;《文选》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王策;金鸡梁所出木牍、封检及相关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冬;唐代服饰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包海青;蒙古族族源传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琼英;魏晋南朝寒人仕进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芙蓉;两晋灾害及其相关问题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艳萍;两晋南朝士族与文献学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贾宇;玄儒思想影响下的两晋孝观念演变[D];清华大学;2007年

    4 郭娜娜;高平郗氏家族与魏晋南北朝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翠真;两晋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力;两晋士族审美趣味与文学创作[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包文胜;盛乐时期拓跋鲜卑历史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李云;六朝纪行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闫瑞东;高车与各族关系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马旭东;北魏牧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盛乐时期拓跋鲜卑历史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29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