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秀“卖国说”可以休矣——《回族研究》“杜文秀‘卖国说’辩诬”专栏读后
[Abstract]:......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分类号】:K254.43;K2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继德;;杜文秀“卖国说”可以休矣——《回族研究》“杜文秀‘卖国说’辩诬”专栏读后[J];回族研究;2010年01期
2 林荃;;杜文秀起义研究的新篇章[J];回族研究;2010年01期
3 荆德新;关于杜文秀身世的几个问题[J];思想战线;1988年01期
4 王瑞康;;杜文秀研究的新开端[J];回族研究;2010年01期
5 李有智;;编辑“杜文秀‘卖国说’辩诬”栏目缀言[J];回族研究;2010年01期
6 王杰;治史以求真为尚——《中国近代史实正误》读后[J];近代史研究;1990年04期
7 洮柏;云南省民族学会回族研究委员会第二届换届工作会议召开[J];回族研究;1996年03期
8 马永春;;谁是卖国贼?——杜文秀“卖国”案真相[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12期
9 白硕;《伊斯兰教与回族研究文荟》简介[J];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10 马广德;;苦心孤诣 成就辉煌——记杨怀中主编与《回族研究》[J];回族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颖生;;成同年间大理回商巨贾马名魁[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协京;;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史苑;;河北师院历史系近年科研成果与科研规划简介[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4 冯瑜;;从两份家谱看“帕西傣”的形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后记[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房德邻;;中国近代史的含义究竟是什么?[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虞和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创新[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8 王跃;;田闻一和他的中国近代史小说[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9 马启成;哈正利;;与时俱进的百年回族研究——20世纪回族研究述略(摘要)[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评《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册[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近科;专家研讨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黄月平;揭开历史的谜底[N];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田垣;近代史所举办第七届青年学术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太原市成成中学高级教师 白秀茹;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概述[N];山西科技报;2002年
5 龚达才;“中国近代邮政史”源于何时?[N];中国集邮报;2006年
6 刘桂明;天津浓缩了中国近代史[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金鑫 通讯员 朱志凌;“话题”带动上海主题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晓映 周静文;他的身上,折射半部中国近代史[N];新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丁薇;小地方见证大时代[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倪友葵;通过名著了解中国近代史[N];中国财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巧红;中越历代疆界变迁与中法越南勘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元鹏;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培;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融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杨东风;中国参加1906年米兰国际博览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震;刘坤一军事实践和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明;论左宗棠的法律思想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刘亦师;近代长春城市发展历史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黄文;论沪杭甬铁路的商办历程[D];扬州大学;2008年
7 孔凡涛;宋庆述论[D];新疆大学;2008年
8 刘雅楠;从“入越剿匪”到“援越抗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琼;论李达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秋s,
本文编号:2453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45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