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百科全书》的核心是“志”
[Abstract]:Encyclopedia of Local Records aims to enrich the history of local records, show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journal industry, popularize the knowledge of local records,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as the compilation policy, and set up seven compilation groups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the cause of the local records. Just as the local records take a local characteristic as the main point of description,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Local Records selects the core and the most basic content in the cause of the local records-"the Book of Records"-as the core content, carries on the thick and hard color introduction. This design concept is determined by the value of the local chronicle itself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local chronicle in the cause of the local chronicle.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Local Chronicle is to include about 2690 books (including those listed as special entries and included in the relevant entries). In order to make the Encyclopedia of Local Chronicle become the platform of reading the essence of local chronology for the masses of practitioners and readers, the collection of journal books is one of the best works and famous works in the new and old books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方志百科全书》编辑室;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捷军;;全面、客观、系统:论志书编纂的三大准则[J];中国地方志;2011年08期
2 孙文件;;浅述方志的体例及篇目问题[J];新疆地方志;2006年03期
3 李春华;;历史不能没有细节——看《方志中国》有感[J];黑龙江史志;2011年14期
4 乔鸣;;存史求真 资政育人——修志成果应用谈[J];江苏地方志;2007年05期
5 金达迈;;读志所见问题漫谈[J];中国地方志;2007年12期
6 童健飞;;“画蛇添足”与“画龙点睛”——修志杂谈[J];广西地方志;2010年01期
7 唐巧巧;黄庆发;;谈如何提高志书资料的质量[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01期
8 周霞;;对提高志书质量的思考[J];新疆地方志;2010年03期
9 王建中;;镜鉴前志,续修更上一层楼[J];中国地方志;2006年11期
10 刘文海;;浅述如何开发地方志的应用功能[J];新疆地方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小咏;;地方志与传媒文化漫谈[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2 赵捷;;地方志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A];2008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方志[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施国俊;;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5 王平;;试述第二轮修志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促进[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6 刘春生;;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与地方志工作创新[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7 曹玉凤;;利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8 孙景钰;;在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上的讲话[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9 荀德麟;;地方志和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10 谭烈飞;;北京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志编修[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暹;加快地方志编写步伐 开拓志书利用新领域[N];北京日报;2000年
2 实习生 马玉;我市召开《固原市志》《固原历史大事纪要》评稿会[N];固原日报;2008年
3 王晓明;《延长人物》举行新书首发式[N];延安日报;2010年
4 张微;《澳门地方志》编纂工程启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记者 王玉贵;新修《南充市志》年内出版[N];南充日报;2010年
6 于国栋;浅谈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区别[N];长白山日报;2009年
7 李茂盛;一方之全史 民族之国粹[N];山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周暹;北京市第六届地方志编委扩大会议召开[N];北京日报;2008年
9 ;江苏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N];新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余潇;全省第七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N];福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书额;河北省地方保卫团研究(1901-1937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衡中青;地方志知识组织及内容挖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兴亮;爱国之道,始自一乡[D];复旦大学;2007年
5 傅辉;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胡孝忠;明清香山县地方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游欢孙;近代苏州地区市镇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明代西北方志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2 史光英;清代海南地方志纂修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闵芳;民国时期纂修的海南地方志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海霞;近代山东地方志之《列女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杜娟;伪满时期方志的编纂[D];复旦大学;2010年
6 朱金辉;对《湖南通志》等地方志中有关清代灾荒及荒政记载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7 周振宇;道光《广东通志·金石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韩爱平;吉林地方志文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梓奕;洪亮吉的方志学成就[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臻;《淳熙三山志》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57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45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