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志理论研究的特点及表现形态
[Abstract]:......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永平;方志理论研究的现状及改革的思路[J];中国地方志;1995年02期
2 邸富生;;试论元代志书的纂修与方志理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郭凤岐;新方志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方志;1995年02期
4 范洪涛;;新方志理论研究的特点及表现形态[J];新疆地方志;2010年04期
5 梁滨久;;方志文本理论的奠基之作——读《方志文本学基础教程》[J];黑龙江史志;2009年01期
6 陈希周,吴方;应重视方志学理论的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3年06期
7 ;交流编纂经验 切磋方志理论——自治区地方志学会首届学术年会在乌鲁木齐举行[J];新疆地方志;1991年01期
8 刘柏修;蹒跚学步的三个脚印——我研究方志理论的简要过程[J];黑龙江史志;1995年05期
9 梁滨久;进一步把方志学的研究引向深入[J];中国地方志;1995年02期
10 韦纯束;在广西续修地方志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J];广西地方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编后记[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2 李熙烈;;浅谈年鉴创新[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3 ;编后记[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4 李万辉;;对建立“文山年鉴网”的设想和思考[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5 ;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6 杨立鑫;;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7 那鹏;;地方综合年鉴的创新和价值取向分析[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8 张淑静;;年鉴编纂的基础知识及应注意的问题[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9 李文彦;;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创新加强年鉴对科学技术的记述[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10 普永宏;;试论地方年鉴事业的持续发展[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丰硕的成果 喜人的成绩[N];云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马海涛;新一轮修志工作要有较高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马国臣;用笔书写对党的忠诚[N];承德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黄树勋;全州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展顺利[N];大理日报(汉);2007年
5 通讯员 沈洪斌;宾川“五到位”确保地方志编纂质量[N];大理日报(汉);2007年
6 陈奎元;传承文化 服务社会[N];人民日报;2006年
7 沈佳;续修地方志明年全面展开[N];四川日报;2004年
8 方班;求真务实进一步推动地方志工作向前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本报通讯员 高元兴 鲍金发;为中远集运立谱 为远洋文化续脉[N];中国远洋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睿;新编《商洛地区志》正式出版发行[N];商洛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磊;傅振伦方志理论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李鹏连;邹汉勋与晚清方志学[D];兰州大学;2007年
3 王嘉炜;章学诚安徽方志的编纂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晓玲;清康熙朝东北方志文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剑锋;《新疆图志》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蒋小莉;《新疆图志·建置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伟平;国家修志与社会参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熊庆农;清代咸宁方志纂修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穆从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疏义梅;明清庐州府志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67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46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