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竹枝词所见明清以来温州的风俗

发布时间:2019-05-16 17:39
【摘要】:明清以来,温州既有自古相沿的传统习俗,又有来自福建、徽州、浙东乃至海外的影响。当时,浙江的杭、嘉、湖、宁、绍、金、衢、严诸府,受徽州文化的影响较大,而台、处、温则明显反映出福建文化的影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与交通、移民及商业的背景密切有关。明末徽人笔下的"徽州府由金华至温州路",或许正暗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素对浙江文化格局的影响。从竹枝词中,我们还可看出迄至今日风俗文化的传承与嬗变。
[Abstract]: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nzhou not only has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since ancient times, but also has the influence from Fujian, Huizhou, eastern Zhejiang and even overseas. At that time, Hangzhou, Jia, Hu, Ning, Shao, Jin, qu and Yan Zhufu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Huizhou culture, while Taiwan, place and temperature obviously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Fujian culture. The reason for this patter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of transportation, immigration and business. Huizhou Capital from Jinhua to Wenzhou Road, written by Huizhou peopl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may be imply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al factors on Zhejiang cultural pattern. From the bamboo branch ci, we can also see th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of customs and culture up to toda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分类号】:K29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慧;;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探源[J];中国道教;2007年04期

2 胡晓慧;;试论温州地域文化特征、成因及创新发展[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1年00期

3 李震;;艺术人类学视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夹缬个案为例[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0年00期

4 周洪波;;实质证据与辅助证据[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5 春杨;;明清时期田土买卖中的找价回赎纠纷及其解决[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6 林亦修;;龙船:社区共同体的历史记忆——苍南县江南W熝罡叛鲋械摹按馈币鞘降鞑閇J];民俗研究;2007年04期

7 林敏霞;;杨府爷信仰的“流变”——多元视角的探讨[J];民族论坛;2012年14期

8 李雪梅;;明清禁碑体系及其特征[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02期

9 胡晓慧;;温州生存文化的表现及成因[J];三峡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10 李震;;艺术人类学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意义——以夹缬个案为例[J];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冰雪;清代丧葬法律与习俗[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陈彩云;元代温州路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白斌;明清浙江海洋渔业与制度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晖;清代江南寺田初探[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杨红平;清代浙江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西南大学;2007年

3 侯鹏;清代浙江厘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秀英;;清初至嘉庆年间的广州竹枝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3期

2 高巍;;诗号风情纪古昔——竹枝词中的旧京生活[J];文史知识;2007年08期

3 韦明铧;;扬州竹枝词[J];读书;1986年03期

4 艾s,

本文编号:2478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478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c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