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挑战:清末澳门军火与华南社会动乱
[Abstract]:The western advanced guns, which entered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rough Macao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lowed more to the people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ocial unrest in modern South China. Banditry, anti-Qing revolutionary movement and local rebellion in South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arms smuggling in Macao. In response to social unrest in South China, the Qing government imposed a ban on arms smuggling, but encountered multiple challenges from globalization. The freedom of Macao arms trade and arms management system became one of the biggest obstacles to the arms embargo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unrest in South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Macao's arms problem presented a special form of radiation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基金】:澳门基金会资助 澳门科技大学主持的“澳门在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独特作用与现实意义研究”项目的子课题[项目批准号:11200-4223188]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民间武器问题研究”(05BZS0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建设;日本大陆政策、俄国远东政策与中国东北[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童远忠;清末常德自开商埠述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许桂灵;司徒尚纪;;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形成刍议[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4 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李宜霞;从明朝到民国历代政府在澳门问题上的失误[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叶美兰;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J];民国档案;1999年04期
7 苏苑;中国近代新型外交家唐绍仪[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盛菊,李令彬;从赁居到强占:葡萄牙入据澳门的历史及其原因[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10 郑德华,张小莹;黄遵宪的侨务思想和活动(1882—1885)[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兆祥;;晚清以总理衙门为主轴的外交体制形态研究[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4 马永明;论外部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香山籍归侨为例[D];暨南大学;2004年
5 何新华;夷夏之间:对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7 聂家华;开埠与济南早期城市现代化(1904—1937)[D];浙江大学;2005年
8 彭剑;清季宪政大辩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琴;走私·缉私·中外贸易[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林广志;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利峰;清后期粤澳关系研究(1839—1851)[D];暨南大学;2000年
2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泽成;从澳门城市建筑看中西文化交融[D];厦门大学;2002年
4 戴峰;晚清驻外使节与辛亥革命[D];扬州大学;2003年
5 杨机像;袁世凯与中朝宗藩关系[D];吉林大学;2004年
6 徐百永;阿古柏“哲德沙尔”政权体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唐湘雨;清末民初市场管理法制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江斐;清末民变与社会变迁(1902~1911年)[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海雄;1894年香港鼠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石红芳;道、咸之际的清政府外交:以“亚罗”号事件为中心[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0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2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