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吐蕃占领西域期间的军事建制及其特征

发布时间:2019-10-13 04:31
【摘要】:吐蕃王朝占领西域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后,以绿洲城邦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与之相应的当地社会生活方式,对驻扎吐蕃势力的军事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历史典籍及西域、敦煌出土古藏文文献对吐蕃在西域的统治多有反映,从中可以看出,吐蕃在西域的军事建制是以吐蕃王朝建立之初的"三勇部"及军事部落联盟制度为基础,在军事扩张过程中逐步军事区域化、集团化的结果。吐蕃攻略西域的军区由四道节度(khrom)组成,与其河西、关陇、川康、西洱河等战区相平行。节度之下的基层军事建制,亦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西域绿洲地区传统意义上的以交通线路与城邦保障为主的管理模式,给养方式则出现分配土地、资财登记造册、军粮统一发放等形式,相应地引发职官体系及其职能的调整。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吐蕃王朝职官管理制度研究”(批准号09BZS039)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唐代吐蕃历史军事地理研究”(批准号09XB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尧;陈践;;吐蕃职官考信录[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2 马德;;KHROM词义考[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3 杨铭;;新刊西域古藏文写本所见的吐蕃官吏研究[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4 林冠群;;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之研究[J];中国藏学;2007年04期

5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军事、畜牧业职官二题[J];敦煌研究;2006年04期

6 朱悦梅;;吐蕃中节度考[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7 杨铭;;论吐蕃治下的吐谷浑[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8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职官四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9 张云;;唐代吐蕃统治西域的各项制度[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10 王继平,杨富学;唐宋时代回鹘社会的发展与转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王开勇;杨乐;庞玮;潘旭东;张凤华;;绿洲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阿布都拉·麦合木提;阿地力·肉孜;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依布拉音江·热合曼沙吉古丽·阿不都苏;萨拉麦提·哈斯木;;GIS支撑下的且末县水资源及其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5期

5 王小甫;;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方汉文;;跨文化翻译中的历史阐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熊文彬;;两唐书《吐蕃传》吐蕃制度补证[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8 格桑达吉;;松赞干布经济思想初探[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9 陈践践;;《P.T.990如来佛降服大王记》译注札记[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10 冯智;滇西北吐蕃铁索桥遗址及古藏文石碑考略[J];中国藏学;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陆离;;大虫皮考——兼论吐蕃、南诏虎崇拜及其影响[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徐文堪;;关于对“印度”等译名的考辩和研究——纪念师觉月教授逝世五十周年[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王永生;;“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5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7 陆庆夫;陆离;;试论吐蕃统治郭煌的基层组织[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9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莉霞;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冯智;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任小波;吐蕃盟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周欣宇;文化与制度:藏区命价纠纷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孔庆典;十世纪前中国纪历文化源流[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却当周;藏族文献中的王臣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三羊切旦;敦煌藏文文献中的诉讼文及语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侯海洋;唐五代医疗社会史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阿依努尔·买买提;基于GIS的南疆地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仁旦卓玛;吐蕃碑文文法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益西曲珍;略论吐蕃时期王室女性[D];西藏大学;2011年

8 常晶晶;现代汉语“低矮类”词汇的所指面貌及其历史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穆艾塔尔·赛地;基于自组织的绿洲及自然适宜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赵海静;从拉鲁家族史看西藏贵族家族的继承制[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尧;陈践;;吐蕃职官考信录[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2 马德;;KHROM词义考[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3 熊文彬;吐蕃本部地方行政机构和职官考——tshan-bcu、mi-sde、yul-sde、yul-gru、yul-dpon[J];中国藏学;1994年02期

4 王继光,郑炳林;敦煌汉文吐蕃史料综述——兼论吐蕃控制河西时期的职官与统治政策[J];中国藏学;1994年03期

5 陈楠;吐蕃大相尚结赞考述——兼论吐蕃宰相制度变化的几个阶段[J];中国藏学;1997年03期

6 朱丽双;8世纪前后吐蕃势力入西洱河地区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7 林冠群;;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之研究[J];中国藏学;2007年04期

8 金滢坤;吐蕃统治敦煌的财政职官体系──兼论吐蕃对敦煌农业的经营[J];敦煌研究;1999年02期

9 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10 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杰当·西饶江措;吐蕃铁索桥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佐藤长 ,秦永章;论“吐蕃”“羊同”等名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3 姚良柱;也谈“吐蕃”的“蕃”字应读“番”[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4 熊文彬;吐蕃著名宰相恩兰·达札路恭生平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5 仁庆扎西;西平王与吐蕃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6 吴剑平;“吐蕃三律”试析[J];民族研究;1991年03期

7 姚远;唐以前“吐蕃”问题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01期

8 彭志宪;“吐蕃”的“蕃”字还应读“番”[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王世军;赤松德赞生平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10 李文实;吐蕃一名的由来[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凤玄;;吐蕃工布摩崖碑考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2 赵心愚;;吐蕃入滇与滇藏交通的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3 郭世荣;;《汉藏史集》中的科技史料[A];历史深处的民族科技之光: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文集[C];2002年

4 陈波;;广阔的天空:坚实而想象的——读任乃强先生作品[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5 汤惠生;;青海玉树勒巴沟地点2发现的吐蕃初期的佛教摩崖[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乌兰;;印藏蒙一统传说故事的由来[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7 齐东方;;都兰吐蕃墓群[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李文实;;中国历史上唐与吐蕃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9 张云;;党项、吐蕃关系杂议[A];西夏学(第五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上)[C];2010年

10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毅;《吐蕃文明面面观》[N];甘肃日报;2003年

2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4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5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6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8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9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10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 张英聘;一部系统反映明代职官演变的大型权威工具书[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大学;1993年

2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徐雪梅;清朝职官制中的满汉差异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陈大为;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8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王洁;黠戛斯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耀;晚唐五代的河陇吐蕃[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百岁;唐蕃战争新探[D];兰州大学;2006年

3 屈广燕;高丽忠宣王在元朝的行迹[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杜丽理;南诏与唐朝、吐蕃及东南亚地区关系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康珠才让;吐蕃末代赞普墀达玛吾东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白占功;佛教在吐蕃的初期传播情况[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吉加本;试析法藏敦煌古藏文写本《白伞盖》残片的版本及语法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8 桑吉加措;简述藏族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D];西藏大学;2009年

9 万玛东智;吐蕃僧相钵阐布云丹述评[D];西藏大学;2011年

10 周保明;大食东扩与唐前期西北边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48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48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