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颜文姜庙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7 04:12
【摘要】: 庙会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庙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传统庙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试图通过对颜文姜庙会的分析探究,认识颜文姜在普通民众中传播和影响的过程,了解当时当地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庙会对乡村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淀,以及正确认识庙会这个平台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在未来发挥庙会的各种功能,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与社会的和谐进步服务。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运用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并辅以田野调查,考察颜文姜庙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文章首先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按照历时性的顺序梳理了颜文姜及其颜文姜庙会的发展脉络,其次重点讨论了颜文姜信仰存在的原因是: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是颜文姜信仰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解决社会问题是颜文姜信仰存在的主要动力;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以及颜文姜庙会的功能与时代文化的要求相契合。 第二章,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分析颜文姜信庙会的影响范围,通过民间存在的庙群的不同特点和人们信仰心理的不同,划分为以颜文姜祠为中心的婆家信仰文化圈和以颜文姜娘家庙为中心的娘家信仰文化圈等两大信仰区域,并指出两大信仰区域的不同特点:婆家信仰文化圈具有辐射范围大、神圣性强、官方色彩浓重等几大特点;以亲属关系构成的娘家信仰文化圈则具有更多的民间性与世俗性。 第三章,结合田野调查,研究颜文姜庙会的神灵系统,首先分析了主神颜文姜和其他神灵与当地生产生活的关系。其次,运用生物学上的生态系统理论,探讨颜文姜和其他生灵之间的关系:即颜文姜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及其他神灵功能的逐渐弱化。 第四章,以颜文姜庙会上迎送颜文姜的仪式分析作为切入点,解读仪式中存在的行为和情境,对仪式的象征意义和功能进行解释,最终透过这个仪式来解读其背后丰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五章,通过对庙会上文本资料的分析,了解颜文姜庙会所在地博山民众的情感宣泄方式,价值判断方式以及他们的审美表达方式,从而对博山地区的民众文化给予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说明。 第六章,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探讨颜文姜庙会的价值,辨析庙会中呈现的孝文化价值,研究如何传承和保护颜文姜庙会,以及未来颜文姜庙的发展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综合运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各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颜文姜庙会进行跨学科分析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9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小溪;山西狐爷山狐突信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0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50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