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志书编纂中旅游内容可拓展的空间——从浙江方志与浙江旅游的关系谈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衍经;;地方志旅游资料的价值及其利用[J];中国地方志;2006年01期
2 闫喜琴;;论方志与区域旅游文化开发[J];中国地方志;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翟新军;;重视发挥地方志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罗粤民;;武威地方志中旅游文献的开发利用[J];科技信息;2012年31期
3 高叶青;;旧方志与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关系研究——以陕西利用旧志的经验为主要考察对象[J];唐都学刊;2012年03期
4 王泽群;;方志休闲利用刍议[J];广西地方志;2007年04期
5 郭文静;朱秀娟;;《山海关历代旧志校注》旅游价值探析[J];中国商贸;2012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晖莉;晚明文人佛寺旅游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建萍;闽东地区旧方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卫萍;天门旧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熊庆农;清代咸宁方志纂修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莹;当代方志学理论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程立中;毫州旧志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马小琴;福建旧方志(通志)的编修及现存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露梅;万历《福州府志》探研[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丽丽;秦汉行旅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乔俊;地方志文化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马国红;保定旧方志史料价值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吉文成;;坚持修志用志并重 努力开发方志资政功能[J];江苏地方志;2007年03期
2 丹青;季全保;李建军;;常州被毁的无言悲歌[J];中华遗产;2006年05期
3 陈定秀;从“民族文化节”看方志资源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J];中国地方志;2001年Z1期
4 罗传勖;方志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规范标准浅议[J];中国地方志;199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群山;[N];福建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东晨;三国以前北狄及其裔族与华夏的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J];史林;2003年03期
3 刘子真;;提高高校校志编纂质量要把好四道关[J];兰台世界;2010年03期
4 张国君;;军事志如何记述地方经济与社会内容[J];中国地方志;2010年05期
5 高生记;;再议总纂在年鉴编纂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地方志;2011年04期
6 多吉平措;白伦占堆;;略考更敦群培与“西藏革命党”的关系始末[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杨胜勇;生态环境对明清时期苗族经济的制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黄兆宏;;党项与吐谷浑关系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张敬忠;;试论地方志与族群认同的关系[J];中国地方志;2007年06期
10 徐艳芬;;试论档案管理与校史校志编纂的几个关系[J];社科纵横;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连海景;吕研;;关于史志编纂人员基本素质的几点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劳在今日,利在永远”——气象史志的积累与挖掘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李艳平;张惠芬;;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史志编纂过程中的体会[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劳在今日,,利在永远”——气象史志的积累与挖掘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洪波;美台矛盾研究(1949-2000)[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2 王力;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建筑;明代水西彝族及其与中央政权的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杜丽理;南诏与唐朝、吐蕃及东南亚地区关系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索南努日;风中的插箭节[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薛欢雪;方式济《龙沙纪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闵芳;民国时期纂修的海南地方志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4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5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