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志后工程”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为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莲蕊;;古今方志纂修与研究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文亭;;续修方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2 王立新;;试论我国新编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宋志英;;地方志工作如何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4 柳成栋;褚建平;;深入开发方志资源 为创建边疆文化大省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5 齐长伐;;方志伦理学的当代解读与构想[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6 ;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7 赵凤翔;;地方志工作如何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8 蒋兴莲;;如何创新地方志工作机制[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9 黄发政;邓固;;方志编写工作中继承传统与敢于创新之关系[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10 许德顺;;浅谈如何提高地方志的文化品位[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秦雯 实习生 黄晓武;广西社会主义方志事业五十周年座谈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潇潇;抓住每一次机遇发展深圳方志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张曦;重视方志事业 建设文化大省[N];浙江日报;2011年
4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 刘淑坤;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方志事业[N];吉林日报;2009年
5 衡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陈水清;宣传历史文化发展方志事业[N];衡阳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朱秀敏;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科学发展方志事业[N];闽南日报;2010年
7 陈华;新一轮方志编修催涌出版商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浓墨重彩述春秋[N];珠海特区报;2008年
9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陈文浩;贯彻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 全面推进常德方志事业发展[N];常德日报;2006年
10 记者 付洪军;我市第二轮修志2010年完成[N];珠海特区报;2009年
,本文编号:2556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5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