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闽台农业交流的概况及特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毅夫;台湾游记里的台湾社会旧影——读日据时期的三种台湾游记[J];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立坤;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1869—1904)[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2 陈九如;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念龙;闽台民间传统体育与两岸文化交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汪毅夫;魏建功等“语文学术专家”与光复初期台湾的国语运动[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5 汪毅夫;;闽台关系史丛谈[J];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6 汪毅夫;1945-1948:福建文人与台湾文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林星;清代前期移民台湾与福建社会经济的变迁[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薛菁;日据时期台湾教育的双重性[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9 林星;;日本人和台湾籍民与福建城市的近代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陈锋;大陆建国后土地改革和台湾土地改革之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凤奎;台湾总督府的华南与南洋拓进政策[D];厦门大学;2001年
2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刘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两岸经济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6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谢必震;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贸易之研究[D];厦门大学;1998年
8 李诠林;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俞黎媛;福建张圣君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娜;民国时期福建对外医药交流初探[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2 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华侨大学;2001年
3 林辉;建国初期福建禁烟禁毒斗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谷桂秀;民国时期福建民营近代工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军;近代中国侨批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郑崇阳;台湾选举民意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黄跃荣;1683~1860年台湾米谷运销大陆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郑振清;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政治参与[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俞黎媛;闽台民间神明传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云;雷阿勇;;扩张与角逐:日据时期传教势力在台湾的争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红梅;;日据时期台湾的语言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吴敏霞;;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略论[J];人文杂志;2008年04期
4 胡媈;;日本对台的文化政策及其与“台独”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08年09期
5 王莹;;日据时期台湾社会习俗的演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褚静涛;日据时期大陆台湾研究状况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3期
7 筱杨;日据时期台湾的警察政治[J];福建党史月刊;2002年03期
8 张立彬;王建铭;;日据时期台湾地区城市化的特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晓云;;日据时期的台湾天主教静修女中[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冯琳;;“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启明;;从《金墩黄氏族谱》看闽台关系[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汪小平;;台湾日据时期的统治特点与陈仪的政治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3 陈小冲;;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以台湾民众党为中心[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英龙;;谱牒与闽台历史文化关系[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林小芳;;简析台湾日据时期殖民教育下的文化冲突[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炎正;;早期晋江人开发台湾的典型[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键;;日本殖民统治对近代台湾社会经济进程的影响[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程朝云;;光复初期台湾农会与合作社分合问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9 陈增瑞;;略谈安海与台湾的结缘亲[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杜继东;;1949年以来大陆地区的台湾近代史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小冲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述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 陈朱;闽台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林盛发;抗击外侮 守护台湾的漳州人(下)[N];闽南日报;2008年
4 张永钦;割不断的闽台缘[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林盛发;东山关帝冠闽台(三)[N];闽南日报;2010年
6 方宝川;加强福建古代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N];福建日报;2004年
7 钟安西 赵一顺;台湾史研究的历史脉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尧 陈晓星;阅尽历史烟云[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杨青;蓝博洲:揭露台湾历史上的白色恐怖[N];深圳商报;2010年
10 汪军;安庆:省会282年[N];安庆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彬;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子锦;日据时期台湾原住民抗日斗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玉才;日据时期林献堂产业经营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4 焦萍;“治警事件”——日据时期首例“政治案件”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蒋学强;日据时期台湾殖民教育的演变及其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6 胡海凤;日据末期台湾政治与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知识分子研究(1937-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湛;樟脑与晚清台湾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8 崔晓阳;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政治影响力历史积累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史坤杰;日据时期台湾反抗运动中的国家认同[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杨娟;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知识分子的联合与分化(1914-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3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8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