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桃源安否”:民国时期西北开发中地方官员行为分析——以陕北黄龙山区的垦荒运动为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6
【摘要】: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中"人(人群)"的社会属性需要重新审视和估量。我们应该在文献整理的同时,结合细致的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去亲身体验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所引起的人类行为,换言之,以接近当时生存条件下的谋生方式来要求研究者,身体力行的感受会带来研究理路的豁然开朗。文章选取民国时期西北开发过程中的黄龙山区垦殖运动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应的历史文献,搜寻出对该区域的开发过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李象九、朱庆澜、安汉等地方官员),并试图对这些个体在施政过程中的行为加以分析,从中摸索出他们如何超越既定方针、政策的束缚,通过对特定区域情况的了解、掌握和研究来贡献一己之力,同时在新区域开发中维护自身的正当性,出色地经受住地方行政的艰巨考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嵩明黄龙山古柏[J];云南林业;1992年02期

2 许小轩;陈芦根;;感受黄龙山[J];江西画报;2007年04期

3 杨红娟,侯甬坚;清代黄龙山地垦殖的政策效应[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1期

4 王洪志;;插曲过多 弄巧成拙[J];电影评介;1984年10期

5 李大海;;山地垦荒与社会变迁:清代黄龙山区地方开发史的再考察[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02期

6 化世太;;民国后期西北垦殖事业研究——以陕西黄龙山垦区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李君会;绿色使命[J];陕西林业;2000年04期

8 罗子兰;;黄龙山水黄龙人[J];草地;2005年05期

9 邱布银;青山壮歌[J];陕西林业;1996年04期

10 雯萍;;伤痛岁月[J];草地;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严幼因;;苏、皖南部中石炭世四射珊瑚新属种[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景爱;黄龙山的新生[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杨秀军 记者 刘西英;黄龙山林业局未雨绸缪防大汛[N];延安日报;2010年

3 记者 黄之宏 报道组 黄宇慧;黄龙山公园亮丽迎客[N];温州日报;2011年

4 杨秀军 记者 刘西英;黄龙山林业局未雨绸缪抓“三防”[N];延安日报;2007年

5 李玉侠;黄龙山林业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N];延安日报;2009年

6 肖擎;关于“说法不一”的一点想法[N];长江日报;2012年

7 记者 王亚欣 通讯员 赵旋;五座山体年内复绿[N];长江日报;2012年

8 蔡亮 张丁海;黄龙山林业局:重视防火举大旗[N];延安日报;2007年

9 记者 陈启海 杨伟鸣 通讯员 周东波 刘健平;通城张扬珍贵历史文化资源[N];湖北日报;2009年

10 赵春光 李玉侠;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N];延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宏群;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生境选择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候逸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黄龙山森林植被分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胡振华;延安市黄龙山林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3 牛硕;黄龙山林区人工油松林模拟抚育与预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刘佳;1932-1947年陕西黄龙山地区的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化世太;民国后期陕西黄龙山垦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淼;基于3S技术的黄龙山林地资源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庆;黄龙山林区天然次生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高小莉;基于LANDIS-Ⅱ的陕西黄龙山森林景观演变动态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4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84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