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沈历史上“北趋甬道”交通地理的考察——辽宁地域文化交通地理在沈阳地区的一段历史个案解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永谦;;武厉逻新考(上)[J];东北史地;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士尊;;辽泽:影响东北南部历史的重要地理因素[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马一虹;唐封大祚荣“渤海郡王”号考——兼及唐朝对渤海与高句丽关系的认识[J];北方文物;2002年02期
3 卜常益;;辽宁岫岩城南遗址[J];北方文物;2009年02期
4 王夏刚;论抗战时期的中国东北史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施云;;赫哲族历史源流[J];东北史地;2007年01期
6 刘矩;;盖苏文抗唐政策的形成及起因[J];东北史地;2007年04期
7 雷一杰;;从“别种”透析渤海的族属及其归属[J];东北史地;2007年05期
8 王昊;;谭其骧先生与东北史地研究[J];东北史地;2011年02期
9 张士东;;“夫余”与“句丽”语义考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吴忠良;;傅斯年与《东北史纲》[J];东方论坛;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一民;;论9世纪前中国对鄂霍次克海的认识[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光;;渤海国——东亚古代璀璨的流星在医巫闾山的文化遗痕[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佩佩;清末东三省清理财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辉;金代儒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高然;五燕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袁本海;沙陀的形成及其与北方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玲;宋代使金行记文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荣;元代东北民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包鸿梅;渤海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张伟;清代前期“新满洲”管理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罗越;近代安东地区蚕丝产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宁;夫余历史与文化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贺;夫余移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晨璐;长春商业区域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海军;古今文献之箕子记载与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6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8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