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地区“岑氏土官”信仰探析
发布时间:2020-07-24 20:42
【摘要】: 壮族民间信仰是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壮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国以来,学术界对壮族民间信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壮族土俗神关注不够。右江地区壮族民众祭祀的岑氏土官,主要有岑大将军、岑三爷、岑天保以及岑瑛。为了便于论述,本文将此类奉祀岑氏土官的现象统称为“岑氏土官”信仰。笔者试图充分运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对其进行历史考察与文化解读,以期深化对壮族民间信仰的研究,并拓宽广西土司的研究领域。 右江地区的“岑氏土官”信仰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这是本文首先讨论的问题。通过历史考察,笔者认为,广泛分布于今田东、田阳、西林、田林、凌云等地的岑大将军庙,主要是祭祀广西岑氏土官的始祖“岑仲淑”。尽管在广大学者看来,“岑仲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乌有”先生,但在民间的岑氏后人乃至一般的壮族民众眼里,“岑仲淑”就是广西岑氏的“始祖”,是一个在在宋朝就拥有“怀远大将军”头衔并曾随狄青南下镇压侬智高起兵的朝廷功臣。这是一种“社会事实”。因此,右江地区岑大将军庙的神格是“怀远大将军”,其主要原型不是元代的岑世兴,而是岑氏家族精心杜撰但又为右江地区壮族民众所认同的“岑仲淑”。主要分布于百色、田阳、田东一带的岑三爷庙,祭祀的是元朝的广西来安路总管岑世兴之弟岑世元。岑天保和岑瑛都是明代右江地区较有影响的壮族土官,他们死后都被当地人奉为一方神 。文章分析了这两位岑氏土官由人而神的转变过程。 根据美国著名汉学家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的区系理论,并结合对岑氏土官家族历史的考察,笔者认为,右江地区“岑氏土官”信仰的形成及流布,与岑氏势力在这一地区的长期经营和声望有着密切的联系。岑大将军、岑三爷、岑天保、岑瑛开始很可能只是岑氏家族祭祀的对象,后来随着岑氏势力在右江地区的扩张,其家族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于是,在广大土民中,这种对有功德于民的岑氏土官的祭祀和崇拜也散播开来。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岑氏家族在右江地区的土官统治宣告结束。但“岑氏土官”信仰并没有随之销声匿迹,而是成为一种地方社会的文化传统保存和延续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能够满足当地壮族民众的心理需求。 右江地区壮族民众对岑氏土官的崇拜和祭祀,不仅体现了民间信仰功利性的一面,而且是一种源于对过去的社会记忆。右江地区的壮族民众虽然留下文字资料的机会并不多,但他们往往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大量具有明显“地方性”的民间传说,这是民众保持并延续对岑氏土官的历史记忆的主要渠道。由于历史的记载和传说的流播,祭祀岑氏土官的庙宇逐渐成了右江地区岑氏家族追慕英雄祖先的场所,进而演变为凝聚当地壮族集体记忆的符号和象征。在不断操演和重复祭祀岑氏土官的仪式活动中,右江地区壮族民众的历史感和认同感得到了塑造和强化。 最后,本文选取德保县岑天保信仰作为个案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分析了岑天保信仰复兴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并由此对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民间传统的复兴进行了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8
本文编号:2769368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方宁;岑大将军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琪;木柄瑶岑大将军信仰变迁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9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76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