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燕秦汉时期辽西走廊水边城市兴废的环境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1-05-10 11:56
  燕秦汉时期,华夏族势力大举进入辽西走廊,郡县制背景下城市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以水资源为依托、以内外交通为导向。山地丘陵区,河谷道沿途城市成为社会中心,《汉书·地理志》辽西郡本注"有小水四十八,并行三千四十六里",暗示河谷城市建设的国家战略层面意义。滨海平原区,辽西郡治且虑、"碣石"行宫等沿海城市兴盛,服务国家东北边疆战略的交通、军事功能突出。新莽以降,西辽河流域环境恶化,乌桓、鲜卑南至走廊森林草原环境"随水草放牧",强烈挤压农耕文明,导致河谷城市衰废。西汉"北海水溢"、季节性"大水",影响辽东湾西岸滨海平原生态环境,"傍海道不通",生活生产用水获取困难,导致若干沿海城市衰废。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3(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小水四十八”与河谷城市兴盛
二、“并海道”与沿海城市兴盛
三、乌桓、鲜卑“随水草放牧”与河谷城市衰废
四、“北海水溢”“大水”与沿海城市衰废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匈奴“左臂”与相关问题——燕秦汉时期东北亚走廊系列研究之二[J]. 王海,刘俊.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7(02)
[2]辽西地下水化学影响指标的水岩作用分析[J]. 李霄,柴璐,王红岩,都基众,王晓光,崔健.  生态学杂志. 2016(10)
[3]论秦汉辽西并海交通[J]. 王子今.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4]汉代“海溢”灾害[J]. 王子今.  史学月刊. 2005(07)
[5]赤峰南部黄土丘陵的水土流失与防治[J]. 陈浩钿.  中国减灾. 1998(03)
[6]再谈渤海湾西岸的汉代海侵[J]. 韩嘉谷.  考古. 1997(02)
[7]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址发掘报告[J]. 李恭笃,高美璇.  考古学报. 1996(02)
[8]葫芦岛市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质量和开发利用状况的水文地质分析[J]. 郭学伟.  中国卫生工程学. 1995(01)
[9]辽东湾海岸线的变迁[J]. 林汀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02)
[10]辽西滨岸地貌发育特征与古地理环境的探讨[J]. 符文侠.  黄渤海海洋. 1989(03)



本文编号:3179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179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6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