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重塑—临河县土地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12:31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且时间跨度大,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因而各地土地改革也就不同程度的带有其独特性。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就十分发达,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之说,历史上临河县又是一个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土地改革不仅有着很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同时在绥远省土改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临河县土地改革,1951年6月至1951年12月底为土地改革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绥远省土改总方针的提出、减租调地运动、开展土改典型试验等几个重大事件;1952年1月至1952年2月为土改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公布具体实施方针、明确组织报告制度、宣传政策、划定阶级和开展分配等重大事件。本文在对临河县土地改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把土地改革研究同群众心理分析相结合,挖掘各阶层面对土地改革这一深刻变革时做出各种行为的深层次动因。同时论文研究的角度不局限于历史学,从心理学方面对新中国历次运...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论文准备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临河县土地改革背景
一、 土改前临河县民众生活概况
二、 土改前土地及水渠占有情况
(一) 地权分配
(二) 水渠占有状况
(三) 土地使用及剥削关系
三、 土地改革的动员和准备
(一) 减租调地运动
(二) 临河县土改面临的困难
(三) 土改前各阶层心理状况及其抉择
(四) 土改基本条件及典型试验
(五) 准备土改典型村调查运动
第二章 土地改革的全面展开
一、 颁布土改基本政策和具体工作制度
(一) 土改方针的颁布执行
(二) 土改工作报告制度
(三) 土改工作步骤
(四) 土改留地
二、 组织人员学习,宣传发动群众
(一) 集中学习文件,提高理论能力
(二) 全面宣传党的土改政策
(三) 清理和整顿基层组织
三、 划定阶级
(一) 公布划分阶级标准和方法
(二) 发动群众向地主当面诉苦
(三) 划定阶级,先划地主富农再划定中农贫雇农
(四) 表决确定,公审地主
四、 没收分配
(一) 土地分配基本方案
(二) 具体政策规定
(三) 开展分配
第三章 临河县土地改革的评价
一、 土改后的新变化
(一) 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二) 经济方面的新变化
(三) 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二、 土改中的偏差和问题
(一) 工作策略方法问题
(二) 划阶级问题
(三) 干部问题
(四) 利己主义问题
(五) 没收征收中的问题
(六) 土改后遗留之问题
三、 不同视角下的临河县土地改革
(一) 从临河县土改看内蒙古其他地区土改
(二) 从临河县土改看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土改
四、 临河县土地改革的特点
(一) 建立针对土改工作进行评价的三类村标准化体系
(二) 农民积极分子负责具体工作,土改干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工作
(三) 重视发挥人民法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公社研究述评[J]. 辛逸.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8(01)
[2]人口与历史──内蒙古河套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J]. 陶继波. 北方经济. 2001(02)
[3]内蒙古东部区的土地改革[J]. 庆格勒图.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1)
[4]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和平协商土地改革[J]. 马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3(05)
[5]赤峰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J]. 王德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4)
本文编号:3187639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论文准备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临河县土地改革背景
一、 土改前临河县民众生活概况
二、 土改前土地及水渠占有情况
(一) 地权分配
(二) 水渠占有状况
(三) 土地使用及剥削关系
三、 土地改革的动员和准备
(一) 减租调地运动
(二) 临河县土改面临的困难
(三) 土改前各阶层心理状况及其抉择
(四) 土改基本条件及典型试验
(五) 准备土改典型村调查运动
第二章 土地改革的全面展开
一、 颁布土改基本政策和具体工作制度
(一) 土改方针的颁布执行
(二) 土改工作报告制度
(三) 土改工作步骤
(四) 土改留地
二、 组织人员学习,宣传发动群众
(一) 集中学习文件,提高理论能力
(二) 全面宣传党的土改政策
(三) 清理和整顿基层组织
三、 划定阶级
(一) 公布划分阶级标准和方法
(二) 发动群众向地主当面诉苦
(三) 划定阶级,先划地主富农再划定中农贫雇农
(四) 表决确定,公审地主
四、 没收分配
(一) 土地分配基本方案
(二) 具体政策规定
(三) 开展分配
第三章 临河县土地改革的评价
一、 土改后的新变化
(一) 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二) 经济方面的新变化
(三) 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二、 土改中的偏差和问题
(一) 工作策略方法问题
(二) 划阶级问题
(三) 干部问题
(四) 利己主义问题
(五) 没收征收中的问题
(六) 土改后遗留之问题
三、 不同视角下的临河县土地改革
(一) 从临河县土改看内蒙古其他地区土改
(二) 从临河县土改看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土改
四、 临河县土地改革的特点
(一) 建立针对土改工作进行评价的三类村标准化体系
(二) 农民积极分子负责具体工作,土改干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工作
(三) 重视发挥人民法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公社研究述评[J]. 辛逸.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8(01)
[2]人口与历史──内蒙古河套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J]. 陶继波. 北方经济. 2001(02)
[3]内蒙古东部区的土地改革[J]. 庆格勒图.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1)
[4]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和平协商土地改革[J]. 马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3(05)
[5]赤峰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J]. 王德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4)
本文编号:3187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18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