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典籍文献《尔迪尔疵》与彝族的污秽/洁净观
发布时间:2021-05-27 10:07
凉山彝族典籍文献《尔迪尔疵》,是毕摩为生前患有腋下臭味症和身体附着有"尔"鬼者举行超度亡魂时吟诵的专用经书,内容主要包括追溯"尔"的来源、蔓延污染的过程、造成的各种危害、围剿歼灭"尔"等。彝族传统观念中的"尔"症,既与嗅觉(臭味)相关,也与死亡方式(凶死)、祖辈的行为(杀人、狩猎)等相连。具有"尔"症的人,与麻风病、痨病一并被归入污秽肮脏之列,属于具有家族遗传特性的特殊病症,不仅从感官上给予强烈排斥,受到整个社会的歧视,而且在信仰深处还暗含了其家族及祖上曾有不当行为而遭受上苍降罪惩罚的道德隐喻,促使当事者不断深刻检讨自己的言行。为了防止他们污染"洁净"社会,彝族传统社会一方面采取了极为严格有效的婚姻隔离措施,规避污染带来的风险,以维护本血缘家族所拥有的"洁净"美誉;另一方面,必须对逝者的亡魂举行复杂的祛污除秽仪式,认为只有通过此仪式,亡魂才能够达到最"洁净"的状态,最终顺利回归祖界,不去污染祖界的先祖。更为重要的是,期盼通过祛污除秽仪式阻断"病源",杜绝再次遗传给后代子孙的风险。彝族传统社会对"污秽/洁净"的认知,源自远古神话中对宇宙万物的分类,它既是彝族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的表征,也是维...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尔迪尔疵》内容
(一)“尔”之来源
(二)“尔”之蔓延与危害
(三)剿灭“尔”及意义
二、《尔迪尔疵》蕴含的彝族污秽/洁净观
(一)“尔”是一种污秽
(二)彝族传统社会的分类模式
(三)彝族传统社会对洁净与污秽的分类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污秽/洁净”观念的变迁与“厕所革命”[J]. 周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奴图》与彝族对麻风病的认识[J]. 蔡富莲. 宗教学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3207377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尔迪尔疵》内容
(一)“尔”之来源
(二)“尔”之蔓延与危害
(三)剿灭“尔”及意义
二、《尔迪尔疵》蕴含的彝族污秽/洁净观
(一)“尔”是一种污秽
(二)彝族传统社会的分类模式
(三)彝族传统社会对洁净与污秽的分类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污秽/洁净”观念的变迁与“厕所革命”[J]. 周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奴图》与彝族对麻风病的认识[J]. 蔡富莲. 宗教学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3207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20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