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遗迹与习俗:土司制度与文化场域——对石砫马氏土司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1 19:13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历史时期的石砫马氏土司对石柱当地社会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石砫马氏土司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文字书写与历史记忆、土司城遗址与相关历史遗迹、文化习俗与地理标签,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土司文化圈"。从土司制度到郡县制度,以及承载着土司制度深刻烙印下的文化场域,这一过程体现了王朝制度在历史场景中的变迁与转型,更反映了土司制度对地域社会影响的多元性和延续性。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19,4(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石砫土司概况
二、改土归流:从土司制度到郡县制度
(一) 行政建置:从“石砫宣慰司”到“石砫直隶厅”
(二) 王朝官制:从土司世袭到流官治理
(二) 地域性质:从“蛮民之境”到“华夷一体”
三、石砫马氏土司影响下的文化场域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蛮不出境、汉不入峒”考释——兼论明清土家族土司地区的人口流动[J]. 莫代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关于中国土司制度渊源发展研究的十个问题[J]. 龚荫.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1)
[3]重庆土家族土司国家认同原因与政治归附[J]. 彭福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4]土司制度及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J]. 方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5]石砫土司军事征调述略[J]. 李良品. 军事历史研究. 2007(04)
[6]石柱“秦良玉文化”的类型、成因与保护[J]. 李良品,冉建红,吴冬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07(11)
[7]三峡石柱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 东人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8]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J]. 萧凤霞,刘志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4(03)
博士论文
[1]明清王朝对渝东南土司统治研究[D]. 张万东.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25127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19,4(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石砫土司概况
二、改土归流:从土司制度到郡县制度
(一) 行政建置:从“石砫宣慰司”到“石砫直隶厅”
(二) 王朝官制:从土司世袭到流官治理
(二) 地域性质:从“蛮民之境”到“华夷一体”
三、石砫马氏土司影响下的文化场域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蛮不出境、汉不入峒”考释——兼论明清土家族土司地区的人口流动[J]. 莫代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关于中国土司制度渊源发展研究的十个问题[J]. 龚荫.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1)
[3]重庆土家族土司国家认同原因与政治归附[J]. 彭福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4]土司制度及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J]. 方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5]石砫土司军事征调述略[J]. 李良品. 军事历史研究. 2007(04)
[6]石柱“秦良玉文化”的类型、成因与保护[J]. 李良品,冉建红,吴冬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07(11)
[7]三峡石柱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 东人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8]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J]. 萧凤霞,刘志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4(03)
博士论文
[1]明清王朝对渝东南土司统治研究[D]. 张万东.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25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22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