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明清以降漓江上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7:14
  漓江沙洲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明清以降,外来人口不断进入漓江上游地区从事农业垦殖活动。垦殖活动在改造了上游山区自然环境的同时,其产生的泥沙在雨水作用下进入漓江,促进了桂林段漓江沙洲的发育,并改变了桂林段漓江河床的面貌。岸上居民也开始由岸上洲,这是漓江流域人地关系的重要变化。 

【文章来源】:历史地理研究. 2020,40(02)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明清以降漓江上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研究


明万历年间《兴安县图》

总图,漓江,黄陵,蚂蟥


(1)蚂蟥洲。位于虞山旁的漓江边上的蚂蟥洲曾是江湾深潭,号为皇泽湾,又称皇潭、黄潭,唐代时即已存在。史载:“舜祠,在虞山之下,有澄潭,号皇潭,古老相承言,舜南巡,曾游此潭。”(4)此处曾是一片较为宽阔的江面,至明代尚存,史称“黄潭萦于虞山之后,亦曰皇泽湾,皆以舜得名”(1),又载虞山“山石奇峻,下临漓江。旁有渡曰‘皇泽湾’”(2)。但到明代中后期漓江河沙已在此附近沉积、发育,江面上出现了一个沙洲,明时称黄陵洲,后称磨面洲。对此,史载“北户清江横前,水石相激,爽气披襟,为皇泽湾。以小筏沿江南转,为黄陵洲。洲上竹树蔼郁可风,并岸为南薰亭”(3)。清中叶之后,黄陵洲改称蚂蝗洲。清光绪《临桂县志》称:“磨面洲(新采),在皇泽湾,前朝藩邸于此置水碓,遗址尚存。今居者数十家,以艺蔬为业,境界极幽。按此当即黄陵洲。”(4)其时编修的方志,在附图中标有“蚂蝗洲”字样(图2)。从史料记载看,明代洲上尚无民家居住,清代中叶后,已有居民数十家上洲生活,人类由岸上洲,这是漓江流域人地关系的一大变化。(2)伏龙洲。在伏波山还珠洞以北的漓江西岸附近,明代中叶开始出现一个小沙洲,时人称为岛。明人宗玺在伏波山曾作诗:“千峰外矗王维画,一岛中圈太极图。”(5)清代时,人们命名其为“琴洲”。至民国时,又称之为“鹭鸶洲”。1949年后,由于其位于伏波山与叠彩山木龙洞之间,人们遂改其名为伏龙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时期漓江流域水利社会研究刍议[J]. 罗智丰.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8(04)
[2]漓江流域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实证性研究[J]. 赵云.  经贸实践. 2017(18)
[3]广西漓江洪涝灾害及防御对策研究[J]. 张雅昕,王存真,白先达.  灾害学. 2015(01)
[4]灵渠的开凿与修缮[J]. 范玉春.  广西地方志. 2009(06)

硕士论文
[1]明末至民国时期桂北圩镇与周边农村社会研究[D]. 熊昌锟.广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31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231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