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非遗”文化的特征与传播方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1-09-23 21:52
"非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形成的技艺与智慧的集中体现。赣南客家地区的"非遗"文化素有"种类丰富、底蕴深厚"之称,尤其在宁都、定南、崇义等纯客家地区更是占有大部分省级以上客家"非遗"项目。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地方"非遗"文化的大力扶持,赣南客家"非遗"文化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和长足的发展。但从文化与传播的角度来看,赣南客家"非遗"文化的探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文化系统性、全面性的缺乏等。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上). 2018,(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赣南客家“非遗”文化遗产概况
三、赣南客家地方“非遗”文化的特征
(一) 民众参与性和体验性
(二) 与客家民俗信仰关系的密切性
(三) 赣南客家“非遗”文化的种类
四、赣南客家“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
(一) 地方“非遗”文化进高校
(二) 地方“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双向驱动式”创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 王志强,王犹建,姚佩.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04)
[2]自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研究[J]. 张海林,周梅婷. 包装工程. 2015(10)
[3]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 匡文波. 新闻与写作. 2012(07)
本文编号:3406483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上). 2018,(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赣南客家“非遗”文化遗产概况
三、赣南客家地方“非遗”文化的特征
(一) 民众参与性和体验性
(二) 与客家民俗信仰关系的密切性
(三) 赣南客家“非遗”文化的种类
四、赣南客家“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
(一) 地方“非遗”文化进高校
(二) 地方“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双向驱动式”创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 王志强,王犹建,姚佩.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04)
[2]自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研究[J]. 张海林,周梅婷. 包装工程. 2015(10)
[3]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 匡文波. 新闻与写作. 2012(07)
本文编号:3406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40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