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文化中的防灾减灾元素研究——以瑞丽市弄岛镇大用棒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7 03:53
傣族居民长期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和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弄岛镇大用棒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傣族传统民居、泼水节、文身等诸多傣族民俗文化中无不蕴含着当地傣族防灾减灾元素;挖掘傣族文化中的防灾减灾功能,对傣族文化的研究和政府民族工作的开展都大有裨益。
【文章来源】:保山学院学报. 2020,3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建筑中反映的傣区灾害概况
二、泼水节中的民众防灾减灾心理
三、傣族文身蕴含的防害元素
四、大用棒村的防灾减灾实践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傣族文身图谱学术价值初探[J]. 冯秋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2]德宏傣族泼水节文化的基本特征[J]. 蚌小云.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3]傣族泼水节心理调适作用及其心理机制研究[J]. 马定松,秦竹,杨玉芹,陈嵘,张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10)
[4]傣族的纹身密码[J]. 张庆松. 国学. 2011(03)
[5]法治视野下的傣族传统建筑保护研究[J]. 田艳,王若冰. 云南社会科学. 2011(01)
[6]傣族竹楼——中国民族建筑的奇妙发明[J]. 张良皋. 长江建设. 1996(05)
硕士论文
[1]云南傣族传统文身设计研究[D]. 赵晨序.江苏大学 2016
[2]当代德宏泼水节形态研究[D]. 范宁.中央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0142
【文章来源】:保山学院学报. 2020,3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建筑中反映的傣区灾害概况
二、泼水节中的民众防灾减灾心理
三、傣族文身蕴含的防害元素
四、大用棒村的防灾减灾实践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傣族文身图谱学术价值初探[J]. 冯秋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2]德宏傣族泼水节文化的基本特征[J]. 蚌小云.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3]傣族泼水节心理调适作用及其心理机制研究[J]. 马定松,秦竹,杨玉芹,陈嵘,张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10)
[4]傣族的纹身密码[J]. 张庆松. 国学. 2011(03)
[5]法治视野下的傣族传统建筑保护研究[J]. 田艳,王若冰. 云南社会科学. 2011(01)
[6]傣族竹楼——中国民族建筑的奇妙发明[J]. 张良皋. 长江建设. 1996(05)
硕士论文
[1]云南傣族传统文身设计研究[D]. 赵晨序.江苏大学 2016
[2]当代德宏泼水节形态研究[D]. 范宁.中央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0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50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