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利弊得失:基于土司制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1 02:17
  边疆治理是历代中央王朝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难题。借助"成本—效益"逻辑可以有效解释封建王朝时期国家在治理边疆问题时左右摇摆的政治态度。当治理边疆的效益大于成本的时候,统治者会进行积极治理,反之,则选择消极治理。国家治理成本包括官吏雇佣、地方治理、军事管理、封赏等,效益则包括稳定、贡赋、珍稀资源攫取、"天朝心态"的满足等。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3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逻辑
二、边疆治理逻辑下的个案———土司制度
    (一) 土司制度的成本
        1. 官吏的雇佣成本
        2. 地方管理成本
        3. 军事管理成本
        4. 封赏成本
    (二) 效益
        1. 稳定
        2. 贡赋
        3. 珍稀资源的攫取
        4. 统治者的“天朝心态”
    (三) 土司制度“成本—效益”的综合分析
三、“成本—效益”逻辑下边疆治理的作用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帝国治理的“不可能三角”与治乱周期:从“风险论”出发[J]. 尤怡文.  社会. 2017(03)
[2]扎根理论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实证分析[J]. 朱懿,韩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7)
[3]道路、发展与族群关系的“一体多元”——黔滇驿道的社会、文化与族群关系的型塑[J]. 赵旭东,周恩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3(06)
[4]三圈说——另一种世界观,另一种社会科学[J].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2013(01)
[5]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路径选择[J]. 李颖.  山西档案. 2011(01)
[6]简论土司制度的核心与实质问题[J]. 莫家仁.  广西民族研究. 2009(03)
[7]非对称信息下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J]. 孙蕾.  南开经济研究. 2008(02)
[8]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J]. 周平.  政治学研究. 2008(02)
[9]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J]. 方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6(04)

博士论文
[1]明清西北土司制度研究[D]. 王素英.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08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508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