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回鹘王国手工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22:24
高昌回鹘的手工业发展脉络,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丰富三个阶段。漠北蒙古高原游牧时期,回鹘人仅有的手工业萌芽于草原游牧经济,产品单一。西迁至高昌地区后,当地丰富的棉花资源和先进的纺织技术,使回鹘人受益颇丰。高昌回鹘不再食肉寝皮,依赖于游牧,人们掌握了高超的纺织印染技术,熟稔包括棉布、丝绸、绢锻等各种材质衣料的制作。整个社会以村社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织造衣物,栽培果蔬、棉花、葡萄,制造铁制的农具兵器,生产纸张、琉璃,维持着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高昌回鹘的日常生活还与宗教紧密结合,手工业生产常常服务于寺院,造纸、印刷、纺织也是宗教寺院经济的来源。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高昌回鹘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回鹘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且对吐鲁番、西域、中原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地域文化研究. 2018,(03)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纺织业
二、酿制饮料业
三、金属加工业
四、琉璃制造业
五、漆器制造业
六、造纸业和印刷业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昌回鹘国回鹘文铜钱研究[J]. 钱伯泉. 中国钱币. 2009(03)
[2]8—9世纪中亚游牧回鹘人的物质文化[J]. 阿不来提·卡玛洛夫,彭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3]新疆高昌、北庭古城的遥感探查[J]. 刘建国. 考古. 1995(08)
[4]敦煌出土早期回鹘语世俗文献译释[J]. 牛汝极,杨富学. 敦煌研究. 1994(04)
[5]九至十九世纪维吾尔人的实用艺术[J]. 卡利莫娃P.Y.,秦卫星. 新疆艺术. 1994(03)
[6]西州回鹘国在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J]. 钱伯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4)
[7]苏联所藏编号SJ Kr·4/638回鹘文文书译释[J]. 张铁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4)
[8]新疆丝织技艺的起源及其特点[J]. 贾应逸. 考古. 1985(02)
[9]元代畏兀儿人内部状况[J]. 张承志. 民族研究. 1983(05)
[10]新疆农业考古概述[J]. 王炳华. 农业考古. 1983(01)
本文编号:3583553
【文章来源】:地域文化研究. 2018,(03)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纺织业
二、酿制饮料业
三、金属加工业
四、琉璃制造业
五、漆器制造业
六、造纸业和印刷业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昌回鹘国回鹘文铜钱研究[J]. 钱伯泉. 中国钱币. 2009(03)
[2]8—9世纪中亚游牧回鹘人的物质文化[J]. 阿不来提·卡玛洛夫,彭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3]新疆高昌、北庭古城的遥感探查[J]. 刘建国. 考古. 1995(08)
[4]敦煌出土早期回鹘语世俗文献译释[J]. 牛汝极,杨富学. 敦煌研究. 1994(04)
[5]九至十九世纪维吾尔人的实用艺术[J]. 卡利莫娃P.Y.,秦卫星. 新疆艺术. 1994(03)
[6]西州回鹘国在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J]. 钱伯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4)
[7]苏联所藏编号SJ Kr·4/638回鹘文文书译释[J]. 张铁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4)
[8]新疆丝织技艺的起源及其特点[J]. 贾应逸. 考古. 1985(02)
[9]元代畏兀儿人内部状况[J]. 张承志. 民族研究. 1983(05)
[10]新疆农业考古概述[J]. 王炳华. 农业考古. 1983(01)
本文编号:3583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58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