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傩文化研究(1368-1949年)
发布时间:2022-02-09 00:35
傩文化在贵州民间流传已久、广为分布,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品类。长期以来贵州闭塞的交通条件和落后的科学文化、生产力水平造就了贵州独特封闭的自然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像天然的冰块紧紧包裹着孕育其中的傩文化,使其在不断受到外部文化的冲击之时,始终顽固地保持着内在精髓,基本上以“活化石”的原始形态一直传承至今。作为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贵州傩戏则由来自四川的端公戏、江苏安徽的傩戏以及当地各民族的旧有剧目杂揉而成,形式丰富古朴,具有重要的民俗和艺术价值,至今仍在该地区广为盛行。对明清、民国时期贵州傩戏和傩仪的研究,旨在发掘贵州傩信仰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习俗和文化内涵,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贵州傩文化自身的价值和其给当时乃至当今社会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目前学界对贵州历史上的傩文化研究呈碎片化状态,将这些研究成果重新梳理,使读者可以系统地对明清民国时期傩文化的存在背景、在当时呈现的状态以及对贵州民俗发展的影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本文首次探讨了鸡在傩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成为贵州傩民俗中主要道具的原因。另外,本文对端公主持的傩俗活动的研究,不是从其他学者关注的...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古夜郎示意图m
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夜郎之地相对发达的经济和顺畅的交通,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楚国将军??庄踏西征入滇东西大干道的形成、秦开五尺道和汉武帝派遣唐蒙入使夜郎南北干道线的开辟,??为夜郎与中原及周边部落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方便;赤水河、乌江入长江的水路和南北??盘江、都柳江注入珠江的河道,为夜郎的对外交往提供了舟楫之利。夜郎国的物产比较丰富,??商业亦比较发达,商道北通巴蜀,南通南越、交趾。”?随着夜郎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增强,??其文化面貌也有了显著改观,反映在夜郎人的青铜造型艺术和铸造技术水平上,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图1一4)。同时,民间歌舞的兴起,也为贵州傩戏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隱??SIS??图2—1去M屯堡??引自:http://rn.toxing.ee/Item/66399.aspx?(2018?年4?月?8?日)??地戏随屯军传入贵州并流传下来的原因,当前的主流观点有三种:“一是演武说,二是吓蛮??说,三是保持封建礼仪说。”?“演武说”认为,屯军以地戏表演作为军事操练的手段,这是学??者从地戏与军队的紧密关系而得出的主观臆断。实际上,侧重于娱乐性的地戏表演与严谨的军??事训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军队习武的色彩,但要使用地戏表演中??的“理三刀”、“围城刀”等动作程式去打仗,无疑是不现实的。“吓蛮说”则认为屯军在进行地??戏表演时通过钉在头上的狰狞面具,吓唬当地的“诸蛮”,以达到不战而使其降服的目的,这种??说法也未免牵强。至于为了保持传承封建礼仪,也未必确切。明代民间傩戏己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民俗化。傩戏表演更多地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缘情景”中的“真我”追寻——《热铁皮屋上的猫》中斯基普形象探析[J]. 马予华. 中州大学学报. 2016(04)
[2]论西南地区傩戏形态的演变与生成[J]. 龚德全. 戏剧文学. 2016(03)
[3]侗族萨崇拜的祭坛与仪式研究[J]. 石开忠. 宗教学研究. 2016(01)
[4]论黔域傩戏形态的嬗变[J]. 龚德全.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面具图像背后的文化权力—论民间面具程式化特征的传承与延续[J]. 袁琛. 民间文化论坛. 2015(03)
[6]后现代视野下我国南方少数族群文化变迁探析[J]. 陶渝苏.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4)
[7]黔北仡佬傩“梅山文化”探析[J]. 任正霞. 兰台世界. 2015(06)
[8]鄂西土家族傩戏多元旅游开发研究[J]. 高洁,宋新娟,汪笑楠. 湖北社会科学. 2014(10)
[9]从神性到陌生人力量:贵州傩面具的艺术人类学考察[J]. 梁宏信. 教育文化论坛. 2014(04)
[10]贵州傩文化发展现状综述[J]. 陈玉平,何飞. 教育文化论坛. 2014(01)
博士论文
[1]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D]. 张濯清.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广东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及文化研究[D]. 曾华美.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3]中国古代早期戏剧巫傩形态研究[D]. 刘振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D]. 董龙昌.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疾病和彝族的傩艺术[D]. 陆燕.云南大学 2013
[6]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D]. 曾澜.复旦大学 2012
[7]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 杨亭.西南大学 2011
[8]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D]. 刘兴禄.中央民族大学 2010
[9]论先秦时期的巫术与教育[D]. 李秋丰.吉林大学 2008
[10]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 罗斌.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硕士论文
[1]傩文化及其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 王杏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绘本的“巫傩之风”情感表达[D]. 罗婧.中国美术学院 2016
[3]贵池傩的文化与教育传承功能探究[D]. 罗怡婷.上海音乐学院 2016
[4]江西傩文化管理问题及发展研究[D]. 曹华.南昌大学 2014
[5]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田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6]新疆古代面具初探[D]. 唐麒舒.新疆师范大学 2014
[7]藏传佛教羌姆面具的审美探析[D]. 岳岚.青海民族大学 2014
[8]池州傩戏面具文化研究[D]. 檀雨桐.安徽大学 2014
[9]道真仡佬族傩文化传承传播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路径[D]. 崔醒群.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机械生命—从面具到镜像时代[D]. 李月娇.大连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16051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古夜郎示意图m
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夜郎之地相对发达的经济和顺畅的交通,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楚国将军??庄踏西征入滇东西大干道的形成、秦开五尺道和汉武帝派遣唐蒙入使夜郎南北干道线的开辟,??为夜郎与中原及周边部落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方便;赤水河、乌江入长江的水路和南北??盘江、都柳江注入珠江的河道,为夜郎的对外交往提供了舟楫之利。夜郎国的物产比较丰富,??商业亦比较发达,商道北通巴蜀,南通南越、交趾。”?随着夜郎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增强,??其文化面貌也有了显著改观,反映在夜郎人的青铜造型艺术和铸造技术水平上,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图1一4)。同时,民间歌舞的兴起,也为贵州傩戏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隱??SIS??图2—1去M屯堡??引自:http://rn.toxing.ee/Item/66399.aspx?(2018?年4?月?8?日)??地戏随屯军传入贵州并流传下来的原因,当前的主流观点有三种:“一是演武说,二是吓蛮??说,三是保持封建礼仪说。”?“演武说”认为,屯军以地戏表演作为军事操练的手段,这是学??者从地戏与军队的紧密关系而得出的主观臆断。实际上,侧重于娱乐性的地戏表演与严谨的军??事训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军队习武的色彩,但要使用地戏表演中??的“理三刀”、“围城刀”等动作程式去打仗,无疑是不现实的。“吓蛮说”则认为屯军在进行地??戏表演时通过钉在头上的狰狞面具,吓唬当地的“诸蛮”,以达到不战而使其降服的目的,这种??说法也未免牵强。至于为了保持传承封建礼仪,也未必确切。明代民间傩戏己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民俗化。傩戏表演更多地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缘情景”中的“真我”追寻——《热铁皮屋上的猫》中斯基普形象探析[J]. 马予华. 中州大学学报. 2016(04)
[2]论西南地区傩戏形态的演变与生成[J]. 龚德全. 戏剧文学. 2016(03)
[3]侗族萨崇拜的祭坛与仪式研究[J]. 石开忠. 宗教学研究. 2016(01)
[4]论黔域傩戏形态的嬗变[J]. 龚德全.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面具图像背后的文化权力—论民间面具程式化特征的传承与延续[J]. 袁琛. 民间文化论坛. 2015(03)
[6]后现代视野下我国南方少数族群文化变迁探析[J]. 陶渝苏.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4)
[7]黔北仡佬傩“梅山文化”探析[J]. 任正霞. 兰台世界. 2015(06)
[8]鄂西土家族傩戏多元旅游开发研究[J]. 高洁,宋新娟,汪笑楠. 湖北社会科学. 2014(10)
[9]从神性到陌生人力量:贵州傩面具的艺术人类学考察[J]. 梁宏信. 教育文化论坛. 2014(04)
[10]贵州傩文化发展现状综述[J]. 陈玉平,何飞. 教育文化论坛. 2014(01)
博士论文
[1]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D]. 张濯清.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广东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及文化研究[D]. 曾华美.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3]中国古代早期戏剧巫傩形态研究[D]. 刘振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D]. 董龙昌.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疾病和彝族的傩艺术[D]. 陆燕.云南大学 2013
[6]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D]. 曾澜.复旦大学 2012
[7]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 杨亭.西南大学 2011
[8]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D]. 刘兴禄.中央民族大学 2010
[9]论先秦时期的巫术与教育[D]. 李秋丰.吉林大学 2008
[10]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 罗斌.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硕士论文
[1]傩文化及其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 王杏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绘本的“巫傩之风”情感表达[D]. 罗婧.中国美术学院 2016
[3]贵池傩的文化与教育传承功能探究[D]. 罗怡婷.上海音乐学院 2016
[4]江西傩文化管理问题及发展研究[D]. 曹华.南昌大学 2014
[5]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田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6]新疆古代面具初探[D]. 唐麒舒.新疆师范大学 2014
[7]藏传佛教羌姆面具的审美探析[D]. 岳岚.青海民族大学 2014
[8]池州傩戏面具文化研究[D]. 檀雨桐.安徽大学 2014
[9]道真仡佬族傩文化传承传播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路径[D]. 崔醒群.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机械生命—从面具到镜像时代[D]. 李月娇.大连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16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61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