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公益机构的融资模式创新——海河工程局的公债发行
发布时间:2022-12-23 02:38
海河工程局在1898—1948年50年间成功发行九支公债,是近代公益性机构融资模式的创新,尘封的外文档案揭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制度遗产。关税作为海河工程局的主要经费来源与债券担保,赋予了其公债特殊的属性、功能与特点。公债融资本质上是将未来税收变现,为重大疏浚工程的迅速提前完成提供资金支持。工程的实施便利了通航、扩大了进出口贸易且关税亦随之增加,从而增强了公债信用,降低了发行风险,使得轮船公司与洋商不仅愿意接受公债摊派与认购,而且主动提议增加新的海关附加税,以便启动更多的疏浚与破冰工程。由此形成公债融资、关税加征、航道改善之间以及促进贸易的良性循环,各利益相关方随之受益。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日伪时期日本对华北疏浚业的统制方式[J]. 龚宁. 抗战史料研究. 2017(02)
[2]近代公共事业的制度创新: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公益法人模式——基于海河工程局中外文档案的研究[J]. 龙登高,龚宁,孟德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3]破冰:天津港冬季通航的实现——基于海河工程局中外文档案的研究[J]. 龚宁,龙登高,伊巍.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6)
[4]中国现代疏浚业的开拓与事功——基于海河工程局档案的考察(1897—1949)[J]. 缪德刚,龙登高. 河北学刊. 2017(02)
[5]关于近代中国外债史研究对象的若干思考[J]. 吴景平. 历史研究. 1997(04)
博士论文
[1]近代海河河道治理与天津港口空间转移的过程研究[D]. 王长松.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4542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日伪时期日本对华北疏浚业的统制方式[J]. 龚宁. 抗战史料研究. 2017(02)
[2]近代公共事业的制度创新: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公益法人模式——基于海河工程局中外文档案的研究[J]. 龙登高,龚宁,孟德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3]破冰:天津港冬季通航的实现——基于海河工程局中外文档案的研究[J]. 龚宁,龙登高,伊巍.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6)
[4]中国现代疏浚业的开拓与事功——基于海河工程局档案的考察(1897—1949)[J]. 缪德刚,龙登高. 河北学刊. 2017(02)
[5]关于近代中国外债史研究对象的若干思考[J]. 吴景平. 历史研究. 1997(04)
博士论文
[1]近代海河河道治理与天津港口空间转移的过程研究[D]. 王长松.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4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72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