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4:31

  本文关键词: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南回族 历史变迁 民族认同


【摘要】:河南回回是中国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更具有重大影响。河南回族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呈现出独特的中原特色。深入地研究河南回族社会变迁的历史,可以对深入研究其分布特点对民族认同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主要从历史民族地理学的角度,探讨河南回族社会的历史变迁。论文整体上是从回族形成与族源多元性、农商相结合的经济形态、回族伊斯兰教的内部运作机制、涵化中的汉文化作用等四个方面展开的。试图通过对回族在河南土著化、本土化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东西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影响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因素,特别是伊斯兰教、汉文化、国家政权在其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对回族认同的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河南回族形成与族源多元性。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河南回族唐宋时期源流传说,发现唐宋时期还没有直接的证据和河南回族联系在一起,因而主张将唐宋时期界定为河南回族的“传说时期”,而且强调了传说对回族认同的作用。第二章主要分析考证回回人进入河南途径和方式:屯田落籍、官宦世家仕籍、其他民族成分的融入,指出河南回族真正的源头在元代,强调元代回回人在河南呈现“小集中”居住分布格局。第三章主要是分析明清以来河南回族聚居区在分布格局上发生的变化:一方面,由小集中向大分散变迁;另一方面,由相对独立的封闭性寺坊聚居区,转变为开放性象征聚居区。并进一步解释导致这种聚居区变迁因素,以及这种地理上的格局分布对于河南回族的民族认同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主要是分析考证流传在河南回族民间社会的移居传说,通过探讨其中所描绘回族来源和迁移有明显的“虚构”和“重建”的成分,进一步分析促成河南回族民间移居传说形成的背景以及动机,以及对回族的民族认同相关的作用。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河南回族伊斯兰教的内部运作机制分析。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河南回族掌教制度的变迁轨迹和特点,进一步揭示:随着掌教
【关键词】:河南回族 历史变迁 民族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81
【目录】:
  • 内容提要7-9
  • Abstract9-13
  • 第一章 绪论13-31
  • 一、对以往回族认同研究的各种解释13-16
  • 二、“回回认同”:回族认同研究的历史起点16-19
  • 三、选择河南回族为研究视角的意义19-22
  • 四、与河南回族相关的研究状况22-25
  • 五、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25-27
  • 六、基本史料的运用27-31
  • 第二章 回族唐宋时期的源流传说31-47
  • 一、河南回族唐宋时期源流传说的各种版本31-36
  • 二、河南回族源流传说文本的来龙解析36-41
  • 三、祖先追溯与回族的“传说时代”41-47
  • 第三章 元代河南回回小集中居住方式的形成47-63
  • 一、回回入豫屯田及分布47-52
  • 二、回回官宦世家仕籍河南52-56
  • 三、不容忽视的其他民族成分56-58
  • 四、回回居住格局与定型化发展58-63
  • 第四章 明清以来河南回族聚居区的历史变迁63-81
  • 一、河南回回聚居区分布格局的变迁63-71
  • 二、影响河南回回聚居区变迁的因素分析71-79
  • 三、“大散小聚”居住特点的意义79-81
  • 第五章 河南回族祖先追溯与移居传说81-96
  • 一、“十大回回”保明说与移居源流81-85
  • 二、洪洞移民与回族祖先同乡说85-89
  • 三、祖先追溯与汉族族源89-92
  • 四、回族的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92-96
  • 第六章 河南回族掌教制度的历史变迁96-116
  • 一、建立在政教合一上的掌教制度96-100
  • 二、三掌教制度的确立及发展100-104
  • 三、“主位”和“客位”系统的更替104-106
  • 四、乡老地位的日渐提升和阿訇聘任制的盛行106-113
  • 五、分化与整合:掌教制度与回回认同113-116
  • 第七章 河南回族教育的传承与沿革116-138
  • 一、河南回族教育的萌芽状态116-120
  • 二、经堂教育的确立与全面发展120-124
  • 三、经汉义学的兴起与创办124-128
  • 四、近代新式学校的兴起和回族社团的控制128-135
  • 五、民族教育与民族认同135-138
  • 第八章 河南回族寺坊制度的历史考察138-163
  • 一、河南回族寺坊制度的变迁138-143
  • 二、河南回族伊斯兰教教派的分化143-149
  • 三、回族寺坊寺产的来源与管理149-154
  • 四、寺坊组织化与民国时期的回族社团154-160
  • 五、回族寺坊功能与民族认同160-163
  • 第九章 河南回族文化的土著化过程163-188
  • 一、“二元忠诚”:真主与皇帝的关系163-169
  • 二、汉名与经名:取名习惯的浸染169-174
  • 三、回族语言上的跨文化传承174-180
  • 四、婚姻和丧葬仪式的二元化180-185
  • 五、土著化的内涵与意义185-188
  • 第十章 结论:回族认同三重关系互动理论的建构188-197
  • 一、区别性标识:与非穆斯林的分界189-190
  • 二、涵化:回族认同中汉文化的作用190-192
  • 三、协调与整合:国家政权与回族认同的互动192-195
  • 四、互动视角中的回族认同195-197
  • 参考文献197-209
  • 附录一:论文部分前期成果209-210
  • 附录二:地图210-214
  • 论文独创性声明214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21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永红;;文化认同视角下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习俗[J];回族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海路;孤岛上的清真寺[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桂榕;历史·文化·现实:回族的国家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3 马信;回族文化传承: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宏;整合与互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逢时;多元与和谐:河南省潢川县南海街回汉杂居宗教多元社区的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平;石河子乡六宫村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徐如明;回汉族际通婚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许燕;散杂居回汉民族关系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杨婷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7 马佳;山东青州回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8 唐智;河南回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侯淑红;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金啸宇;当代回汉通婚对城市回族族群认同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0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30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