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中外旅行家笔下的哈密社会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中外旅行家笔下的哈密社会
【摘要】:哈密地处新疆东部,是新疆进入内地和内地进入新疆进一步西行,以及通往蒙古草原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凡是经过这里的旅行家和文人墨客,都对这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清民国时期许多来过哈密的中外旅行家、探险家和官员更是留下了他们对哈密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记录。本文就是通过对这些观察、记录中关于居民、建筑、饮食、教育等方面记述的归纳整理和初步探析,来展现他们眼中这一时期的哈密社会生活状况及其观察背后的真实社会现状。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相关游记笔记综述、研究方法和需解决的问题做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部分对哈密的历史、地理状况及晚清民国时期哈密地方特有的行政官制作一简单介绍,并对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将对晚清民国时期中外旅行家、探险家、官员等在哈密实际见闻进行论述,涉及他们亲身感受的哈密社会生活,包括居民、服饰、建筑、饮食、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第四部分对中外旅行家看到的哈密坎儿井进行介绍,以及在众多旅行家、探险家、官员笔下都出现的哈密九龙树作一介绍。最后一部分为小结,将对本选题的研究做一总结,,展现中外旅行家眼中这一时期的哈密社会生活状况,并分析概括这些观察背后哈密的真实社会现状,揭示表象背后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状况。
【关键词】:晚清民国 哈密 旅行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3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6-7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7-11
- 1.国内外相关游记、笔记综述7-10
- 2.相关通史类专著及史料、地方志书10-11
- 3.相关论文等11
- (三) 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需解决的问题11-13
- 1.研究方法:史料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2
- 2.创新点12
- 3.需要解决的问题12-13
- 一、晚清民国时期哈密的行政制度13-22
- (一) 哈密概况13-16
- 1.建置沿革13-15
- 2.城镇15-16
- (二) 哈密回王16-18
- (三) 基本行政机构18-20
- (四) 军队、司法20-22
- 二、晚清民国时期哈密的社会生活22-36
- (一) 居民22-24
- (二) 服饰24-27
- (三) 建筑27-30
- (四) 饮食风俗30-33
- (五) 教育33-36
- 三、其他36-39
- (一) 坎儿井36-37
- (二) 九龙树37-39
- 小结39-41
- 注释41-45
- 参考文献45-47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7-48
- 致谢4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彩霞;张书进;;西域文化对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彭春凌;;“另一个中国”的敞开——大众媒体的西部行记(1935—1937)[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曾中;;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冯尕才;严耕;;民国时期甘肃森林生态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付永正;;清代光宣两朝甘肃地区经济状况述评——以陕甘新驿道沿途为中心[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刘海峰;;从《西域置行省议》看龚自珍的移民实边思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王龙涛;;清代乌鲁木齐城镇经济初探(1759—1911年)[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宋彩凤;;清代新疆竹枝词兴盛原因之创作者论[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袁勤;;物色尽而情有余——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中的颜色词探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志佩;;从旅行家笔下看汉文化在哈密维吾尔社会中的影响——以晚清民国时期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杜建录;;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3 史金波;李进增;王效军;罗丰;孙昌盛;彭金章;俄军;杨福;胡爱玲;苏东;索秀芬;李少兵;孙福喜;赵斌;杜建录;马升林;贺吉德;;中国藏西夏文献综述[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4 杜建录;;黑水城汉文文献综述[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5 梁涛;;新疆大遗址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骆光晓;若孜汗·塔依尔;;新疆哈密石城子河流域水文水资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明文;《新疆图志》版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冯尕才;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宗淼;清朝回疆民族政策—伯克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彭修建;清代伊犁维吾尔族移民经济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 田小红;新疆尉犁营盘墓地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坤;东天山地区第二类早期游牧文化墓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孙君;民元至抗战间的西北私人社会考察现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彦涛;近代兰州区域市场中的客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培;民国时期甘肃黄河皮筏与筏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储竞争;抗战时期国人西北书写与国族意识建构[D];兰州大学;2011年
9 曾达;农林部西北兽疫防治处述论(1941-1949)[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超;清代乾嘉时期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1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4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