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清代长乐客家迁台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08:16

  本文关键词:清代长乐客家迁台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长乐 客家 迁台


【摘要】: 清代广东地区人民移民台湾是中国移民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清代广东地区移民台湾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实际意义。粤东客家地区作为清代广东移民台湾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客家学研究者们高度关注和兴趣,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目前客家研究界对客家移民台湾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文献上,缺乏实证考察和新的论据,研究难以深入开展。 本文以清代粤东长乐县(即今五华县)为主要考察点,在历史人类学的视野下和客家研究学术史背景下,,以田野调查方法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在结合相关文献史料,在考察移民的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清代长乐人民迁台的内在动因及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并与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移民史理论进行对话。笔者的田调结果表明,无论是用“人—地”矛盾,还是用“推—拉”模式来解释迁台的原因,都忽视了外迁者本身的能动性和传统乡村社会的秩序与观念的影响力,迁台的动因可以也应该是多样性的。
【关键词】:清代 长乐 客家 迁台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95.8;K2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学术史回顾与方法论7-12
  • 1.1 学术史回顾7-10
  • 1.2 方法论10-12
  • 第二章 清代长乐社会12-30
  • 2.1 地理与沿革12
  • 2.2 人口、土地与生计12-17
  • 2.3 尚武之风17-21
  • 2.4 天灾与人祸21-28
  • 2.5 小结28-30
  • 第三章 清代台湾社会30-42
  • 3.1 台湾概况30
  • 3.2 招徕移民垦荒30-33
  • 3.3 长乐将勇与台湾社会:以魏大斌、李威光与林爽文事件为例33-38
  • 3.4 科举的学额38-40
  • 3.5 小结40-42
  • 第四章 清代长乐客家迁台42-54
  • 4.1 迁徙方式的探讨:禁海令与偷渡42-47
  • 4.2 迁台始祖的数量与迁移的时间47-49
  • 4.3 移民在原乡及在台湾的分布49-52
  • 4.4 小结52-54
  • 第五章 长乐客家迁台对台湾社会的影响54-69
  • 5.1 经济与社会:以黄南球开发苗栗为例54-61
  • 5.2 文化的传承(一):以苗栗大湖客家民俗为例61-66
  • 5.3 文化的传承(二):以台湾的“长乐客话”为例66-67
  • 5.4 小结67-69
  • 第六章 个案调查69-86
  • 6.1 梅林尖山黄氏迁台69-77
  • 6.2 龙村宫前邹氏迁台77-84
  • 6.3 小结84-86
  • 第七章 结语86-89
  • 致谢89-90
  • 参考文献90-9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4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孔昭;;清代台湾史研究回顾[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佳;;角色扮演与榜样塑造——清代台湾列女群体的地域差异[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肖林榕;;清代台湾医林人物[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4 汪燕鸣;;论长乐古村落的布局和建筑[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刘正刚;刘文霞;;槟榔与清代台湾乡村民众生活[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大成;;半世识缘对长乐[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7 孟学平;程汉良;高如承;阎斌伦;董志国;王帅;;中国三大海区西施舌遗传多样性ITS1分析[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蒋维锬;;清代台湾官员推崇妈祖信仰探析[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杨齐福;;移民与清代台湾科举制度[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10 黄腾华;;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碑刻述论[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家颖;中国长乐冶金行业协会系列活动在玉举行[N];玉溪日报;2009年

2 记者 范雄 通讯员 吴巧琳;长乐慈善总会成立首家分会[N];福州日报;2009年

3 刘克宏 彭旭汉 李锋;长乐镇:打造旅游重镇 冲刺卫生省优[N];岳阳晚报;2010年

4 记者 李华友 通讯员 王宪政;长乐3600余妇女免费妇检[N];福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华友;长乐对接项目总投资86.5亿元[N];福州日报;2010年

6 早报记者 李伟 实习生 肖颖 张豫;设计师小店逃离长乐路调查[N];东方早报;2010年

7 早报特约评论员 沈若愚 公务员;长乐路设计师小店仍有路可走[N];东方早报;2010年

8 记者 祁正华;我市在长乐机场设立游客服务中心[N];福州日报;2010年

9 陈静;清代台湾的镇江籍官员[N];镇江日报;2010年

10 陈忠纯 周翔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清代台湾史研究简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新宇;清代台湾的地方治理[D];复旦大学;2010年

2 张小聪;清代长乐客家迁台探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王尊旺;清代台湾理番政策初探(1683—1874)[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袁慧;邵阳长乐袁姓话及其变迁的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敏;台湾士绅与清代台湾海防[D];厦门大学;2007年

6 苏瑜;福建长乐3~5岁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庆华;清代采风民族志中台湾“熟番”的社会文化[D];厦门大学;2009年

8 甘伯顺;清代台湾的社会教育[D];暨南大学;2009年

9 纪志霞;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李惠萍;清代后期台湾雾峰林家与官府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3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43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