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澳门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异性

发布时间:2017-07-16 23:06

  本文关键词: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澳门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异性


  更多相关文章: 澳门 中西文化交流 特异性


【摘要】: 16世纪中叶,在世界航海技术方面领先的葡萄牙人,从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来到中国的澳门,,并在此建立传教和贸易据点。自此中国官方第一次直接与西方接触。此后至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前的约三百年间,发生在澳门的中西文化交流一直没有间断过,并呈现出明显的独特性。 本文将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澳门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异性总结成四个方面,即中西文化交流的唯一官方公开通道,开放与闭关政策互相交错,采用和平与宽容的方式接纳不同文化,中西多方位的文化交流。从以上四个角度出发,力求勾画出这三百多年间澳门中西文化交流状况的特点,并从中总结出历史上有不少文化交流,是在暴力和强制手段下进行的,而澳门却是在和平与宽容的方式下进行的,这是非常特殊的。最后简要评述,这些特异性对回归祖国后澳门的发展和建设及对当今世界各地因宗教利益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严重冲突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澳门 中西文化交流 特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引言6-11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6
  • 1.2 学术史回顾6-10
  • 1.3 论文的分析框架与基本思路10-11
  • 第2章 中西文化交流的唯一通道11-14
  • 2.1 闭关锁国中唯一开埠口岸11-12
  • 2.2 中西文化进出的同一集散地12-14
  • 第3章 开放与闭关相互交错14-19
  • 3.1 海禁政策与驱逐外夷14-16
  • 3.2 并非官方正式的开放16-17
  • 3.3 渐推渐进的中外融合17-19
  • 第4章 采用和平与宽容的方式19-25
  • 4.1 葡人以租赁形式入据澳门19-20
  • 4.2 宽容政策下文化的多元性20-22
  • 4.3 澳门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22-25
  • 第5章 中西方多方位的文化交流25-33
  • 5.1 语言互通为交流先导25-29
  • 5.2 宗教传播互动人文学科29-31
  • 5.3 商贸活动输入西方科技31-33
  • 第6章 结语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友年;澳门与中外文化交流[J];东南亚研究;1998年04期

2 夏泉;明代的澳门与早期中葡关系——《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读后[J];东南亚研究;2000年04期

3 李宜霞;从明朝到民国历代政府在澳门问题上的失误[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3期

4 石元蒙;明清时期中葡航海比较及中西文化交流[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2期

5 罗勇;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朱亚非,刘文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与门户——论16—18世纪澳门的历史地位[J];世界历史;1999年06期

7 黄晓峰;澳门在东西方关系中的“特区”作用[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李浩;美国来华传教士第一人——裨治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志良;从澳门看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J];开放时代;1997年02期

10 黄庆华;早期中葡关系与澳门开埠[J];史学集刊;1997年04期



本文编号:550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50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