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0:08
本文关键词: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朝鲜族 文化传承 地方经济 现状调查 人才培养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一个民族的所有表现形式都是该民族的文化体现,并能使之与其他民族相区别。在世界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剧现代社会,世界各国的少数民族文化随着这一步伐的加快而无不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和消失的窘境。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才日渐消失。那么,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挑战,有力地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让少数民族人才为本民族的发展添砖加瓦,就成为了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的朝鲜族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为基础调查对象,对不同阶段的朝鲜族学生进行了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并结合对当地部分党政机关的访谈,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整理。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赋存既传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有:(1)公检法部门严重缺乏少数民族人才;(2)朝鲜族学生在民俗礼仪、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也不甚了解;(3)朝鲜族学生对朝鲜族历史文化、文字方面的知识了解很浅;(4)朝鲜族学校教师课上渗透的传统文化知识很少,学校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不多:(5)各阶段学生中都有部分学生不认可本民族文化,对本民俗传承的态度也很消极。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以下人才培养方向及策略:(1)朝鲜族民俗文化从小抓起;(2)高级人才的培养;(3)实用技能人才的培养;(4)民俗竞技体育及民族艺术人才培养;(5)延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6)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朝鲜族 文化传承 地方经济 现状调查 人才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92.3-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目的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5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方法15
- 1.4 论文结构15-16
- 1.5 论文创新及不足16-1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17-20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1.1 民俗17
- 2.1.2 文化传承的概念17
- 2.1.3 人才培养17-18
- 2.2 相关理论综述18-20
- 2.2.1 民俗文化的形成18
- 2.2.2 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18
- 2.2.3 商品经济与少数民族进步18
- 2.2.4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关系18-19
- 2.2.5 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对民族经济的影响19-20
- 第三章 朝鲜族民俗文化特征20-25
- 3.1 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特征20-23
- 3.1.1 物质文化20-21
- 3.1.2 人生礼仪21-22
- 3.1.3 岁时民俗22
- 3.1.4 民间游艺民俗22-23
- 3.1.5 民族历史、文字、神话传说23
- 3.2 民俗传承在民族经济中的地位23-25
- 3.2.1 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促进民俗旅游的永继发展23-24
- 3.2.2 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24
- 3.2.3 民族文化传承促进了延边边贸的发展24-25
- 第四章 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传承现状25-29
- 4.1 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赋存既传承现状分析25-27
- 4.1.1 人口流失对延边朝鲜族民俗传承的影响25
- 4.1.2 经济发展对朝鲜族民俗传承的影响25-26
- 4.1.3 城市化进程对朝鲜族民俗传承的影响26
- 4.1.4 学生人数减少对朝鲜族民俗传承的影响26-27
- 4.1.5 延边朝鲜族文化传承人现状27
- 4.2 民俗文化了解及传承的问卷调查27-29
- 4.2.1 问卷调型查的问卷设计27-28
- 4.2.2 问卷调查的发放范围28
- 4.2.3 调查的实施28
- 4.2.4 数据处理28-29
- 第五章 问卷调查的分析29-42
- 5.1 问卷调查分析29-37
- 5.1.1 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被调查者自然情况)29-30
- 5.1.2 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被调查者家庭语言环境)30-31
- 5.1.3 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被调查者父母自然情况)31-32
- 5.1.4 对朝鲜族文化的了解情况32-34
- 5.1.7 朝鲜族传统文化小测验34-37
- 5.2 小结37-42
- 第六章 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人才培养策略42-48
- 6.1 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从小抓起42
- 6.2 高级人才培养42-44
- 6.2.1 延边州朝鲜族党政人才的培养43
- 6.2.2 延边朝鲜族语言文字翻译人员的培养43
- 6.2.3 专门人才的培养43-44
- 6.3 朝鲜族实用技能人才培养44-45
- 6.3.1 朝鲜族民俗餐饮人才培养44
- 6.3.2 朝鲜族民俗礼仪人才培养44-45
- 6.4 民俗竞技体育及民族艺术人才培养45
- 6.4.1 民俗竞技体育人才培养45
- 6.4.2 民族艺术人才培养45
- 6.5 延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45-46
- 6.6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策略46-48
- 6.6.1 形成培养文化传承人的多渠道46
- 6.6.2 改变课程设置,争取达到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46-47
- 6.6.3 提升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认同感47
- 6.6.4 加强朝鲜族学生的入学率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谢辞52-53
- 附录A (问卷调查)53-57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孙英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大力培育民族精神[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金毅;民族节日的深层文化结构探微[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索晓霞;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5 索晓霞;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以贵州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6 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04期
7 和学新;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3期
8 王晓阳,赵之枫;传统乡土聚落的旅游转型[J];建筑学报;2001年09期
9 缪菁;浅论从礼仪的角度认识民俗的社会功能[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10 陈勤建;现实性:中国民俗学的世纪抉择[J];民俗研究;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551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5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