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探索
发布时间:2017-08-03 03:19
本文关键词: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探索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时间段为1840年至2010年。中国地域辽阔,区域特征复杂多样。各区域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中国现代化总进程的组成部分,有其共性,但彼此间又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区域现代化研究成为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一个新开拓领域。区域现代化研究的主题范围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其中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研究是理论研究,也是案例研究。目前,区域现代化研究的成果非常分散,而发展中地区现代化的实践对理论需求越来越急迫。关中属于发展中地区,为了解决发展中地区面临的现代化理论困惑,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鉴于此种需求,本论文在对关中政治现代化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其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探寻关中地区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特殊性与典型性。同时,本论文也旨在探寻中国政治现代化在区域进行时的地方特色。例如本土资源对政治现代化发展有哪些阻碍因素与促进因素?早期政治现代化在区域失败的历史教训是什么?以及对后来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和借鉴作用。本论文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中国其他可比区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理论养分与实践经验,从而使整个中国现代化,特别是政治现代化能更加稳健、有效地推进。 本论文将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总结为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第一阶段是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艰难启动。通过考察关中地区的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这三大历史事件,以及教育与军事领域的变革,分析政治现代化如何在关中区域内艰难启动。第二阶段为关中政治现代化的困境期。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的政治、军事、司法以及教育变革,探索此阶段导致关中政治现代化逆动的因素。第三阶段为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期。建国后的关中政治现代化在经历初步探索和激进式改革后,步入全面的渐进式改革阶段。通过对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考察,总结关中政治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归纳其特征,分析关中政治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化 关中区域 政治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10-12
- 1.1.1 研究意义10
- 1.1.2 研究背景10-12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6
- 1.2.1 国外研究状况及成果12-13
- 1.2.2 国内研究状况分析13-16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6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16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6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结构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6-18
-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6-17
- 1.4.2 论文结构17
-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17-18
- 第2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概念界定18-24
- 2.1 政治现代化理论18-21
- 2.1.1 政治现代化界说18-19
- 2.1.2 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要素19-20
- 2.1.3 政治现代化的模式20-21
- 2.2 区域现代化21-22
- 2.3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范畴22-24
- 第3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艰难启动(1840-1911)24-35
- 3.1 1840年以前关中的政治模式24
- 3.2 1840年以后关中的政治发展24-26
- 3.2.1 关中的维新活动25
- 3.2.2 关中的立宪运动25-26
- 3.2.3 关中的辛亥革命26
- 3.2.4 关中政治参与的萌芽26
- 3.3 清末关中地区的教育改革26-31
- 3.3.1 大中小学教育27
- 3.3.2 书院改为学校27-28
- 3.3.3 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28-29
- 3.3.4 留学生的派遣29
- 3.3.5 私立学堂与女子教育29-30
- 3.3.6 识字运动与学会运动30
- 3.3.7 促进关中现代化的传媒——报刊30
- 3.3.8 新教育的总检讨30-31
- 3.4 清末关中的军事与警政变革31-35
- 3.4.1 清末现代军队的建立32
- 3.4.2 军事干部的培养32-33
- 3.4.3 军事训练的改善33-35
- 第4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困境(1912-1949)35-44
- 4.1 民国时期的关中政治35-38
- 4.1.1 民国初短暂的民主政权35-36
- 4.1.2 北洋时期的政治倒退36-37
- 4.1.3 国民党时期关中政治的地方特色37-38
- 4.2 民国时期关中的军事与司法变革38-40
- 4.2.1 军事改革38-39
- 4.2.2 司法改革39-40
- 4.3 民国时期关中的教育发展40-42
- 4.3.1 大中小学教育40
- 4.3.2 师范教育40-41
- 4.3.3 职业教育41
- 4.3.4 义务教育41
- 4.3.5 平民教育41-42
- 4.4 群众动员与群众参与42-44
- 4.4.1 关中学生运动42
- 4.4.2 关中工农运动42-43
- 4.4.3 关中妇女运动43-44
- 第5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全面发展(1950-2010)44-58
- 5.1 建国后关中的政治发展44-49
- 5.1.1 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44-46
- 5.1.2 关中政治现代化的调适、扭曲与受挫46-48
- 5.1.3 现代政治体制的完善48-49
- 5.2 建国后关中的教育改革49-53
- 5.2.1 建国初教育新举措49-50
- 5.2.2 文革期间教育中断50-51
- 5.2.3 改革开放时期的关中教育51-53
- 5.3 建国后关中的军事变革53-58
- 5.3.1 新军队体制的建立53
- 5.3.2 军事院校的繁荣53-54
- 5.3.3 渐进的军事现代化进程54-58
- 第6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经验与特征58-64
- 6.1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经验58-60
- 6.1.1 关中区域早期政治现代化失败的原因58-59
- 6.1.2 关中区域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启示59
- 6.1.3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经验59-60
- 6.2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特征60-64
- 6.2.1 政府主导型60-61
- 6.2.2 滞后性61
- 6.2.3 跳跃性61-62
- 6.2.4 借鉴与创新相并存62
- 6.2.5 长期性、曲折性和探索性62-64
- 第7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未来趋势64-70
- 7.1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面临的机遇64-66
- 7.1.1 日趋成熟的政治现代化理论64
- 7.1.2 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64-65
- 7.1.3 与时俱进的政治体制改革65
- 7.1.4 网络社会的崛起65-66
- 7.2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面临的挑战66-67
- 7.2.1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66
- 7.2.2 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66-67
- 7.3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未来发展趋势67-70
- 7.3.1 民主政治将向纵深拓展,,基层民主建设日臻完善67-68
- 7.3.2 法治将进一步加强,从人治走向法治68-69
- 7.3.3 行政体制改革,向服务型政府转化69-70
-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文科;陈慧英;;乡约的演变:民国乡村的基层行政与社会控制——以《白鹿原》及关中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2 杨远征,田丽娟;清同治光绪时期陕西书院及其活动[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杨宏雨;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六大因素[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史向军;关中刀客与陕西辛亥革命[J];陕西档案;2004年05期
5 何军;;20世纪50年代初关中农村的土地改革[J];中国农史;2006年02期
6 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胜利;关中区域现代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武玲;略论陕西学生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基本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陶波;抗日战争时期陕西地方自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王嘉栋;陕西关中村落文化对村民自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葛天;清末陕西新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黄付才;陕西维新人物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2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1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