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近代成都劝业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6:03

  本文关键词:近代成都劝业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庙会 劝业会 近代成都


【摘要】:过去,成都人习惯将劝业会称作“花会”,而花会是成都相沿千年的传统庙会。成都庙会文化,作为巴蜀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致可分作三个阶段:先秦至汉魏,为庙会萌芽产生时期;唐宋时期,为其成熟与繁荣阶段,出现了传统的三大类主要庙会;明清至民国时期,成都庙会走向衰落。其中,青羊宫花会在清末开始转型。1906年,政府改办成都青羊宫花会为四川全省“商业劝工会”,到1911年共举办六届。前三次名为“商业劝工会”,重视工业制造;后三次称“劝业会”,强调劝业主旨,,农工商皆重。清末成都劝业会,首开全国劝业会之先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民国初年,四川政局动荡,成都劝业会一度中断,回归传统庙会——青羊宫花会。但是,在四川军阀防区制时代,成都劝业会得以恢复发展,从1920年到1933年,共举办十二次,成为“乱世奇观”;到了川政统一时期,成都劝业会发展至鼎盛,劝业会以规模大、时间长著称,但是会场的繁荣与当时的社会实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抗战时期,由于战争影响,成都劝业会基本中断,仅1943年四川省政府在青羊宫举办全省物产竞赛会,成为战时特例。抗战胜利后,成都劝业会虽恢复举办,但规模减小,会场冷落,一年不如一年,最终走向衰亡。从清末到民国,成都劝业会由兴起到衰落,与时代节拍基本一致,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面貌。
【关键词】:庙会 劝业会 近代成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9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绪论7-10
  • 第一章 古代成都的庙会文化——成都劝业会历史溯源10-16
  • 第二章 近代成都劝业会的兴起(1906年—1911年)16-47
  • 第一节 成都劝业会兴起的历史背景16-21
  • 一、国内:清末新政与振兴实业潮流16-19
  • 二、近代世界博览会事业兴起19-21
  • 第二节 清末成都六次劝业会概况21-42
  • 一、商业劝工会阶段(1906年-1908年)21-34
  • 二、劝业会阶段(1909年-1911年)34-42
  • 第三节 清末成都劝业会简析42-47
  • 一、清末成都劝业会特点42-44
  • 二、清末成都劝业会的历史意义44-47
  • 第三章 近代成都劝业会的中断与再度兴盛(1912年—1937年)47-73
  • 第一节 民国初年(1912年—1919年):劝业会回归庙会47-52
  • 第二节 防区制时期(1920年—1933年):劝业会的复苏与发展52-63
  • 一、防区制前期(1920年-1926年):劝业会开始复苏52-56
  • 二、三军驻蓉时期(1927年-1933年):劝业会渐趋活跃56-63
  • 第三节 川政统一时期(1934年—1937年):劝业会的鼎盛与高潮63-73
  • 一、1934年扩大劝业会63-65
  • 二、1935年-1936年花会65-67
  • 三、1937年四川省物产展览会67-73
  • 第四章 近代成都劝业会走向衰落(1938年—1949年)73-86
  • 第一节 劝业会停滞与战时特例(1938年—1945年)73-78
  • 一、青羊宫花会73-75
  • 二、四川省物产竞赛会75-78
  • 第二节 劝业会走向衰落(1946年—1949年)78-86
  • 一、恢复举办(1946年)79-81
  • 二、走向衰落(1947年-1949年)81-86
  • 第五章 近代成都劝业会的历史检讨86-96
  • 第一节 近代成都劝业会的评价86-93
  • 一、近代成都劝业会的积极作用86-91
  • 二、近代成都劝业会存在的问题91-93
  • 第二节 对成都劝业会与庙会的一点思考93-96
  • 参考文献96-103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103-105
  • 后记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炳;;童年赶庙会[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2 李敏;;女书流传地区的庙会习俗对女书传播的影响[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程洁;;城市民俗圈理论及其与城市文化分层的关系[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4 老夫;;圣火令 道口台会[J];电脑迷;2011年07期

5 张禾;;民俗主义下的当代晋祠庙会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蔡丰明;;城市庙会:人性本质的释放与张扬[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7 周德桂;;关于普慈寺庙会的调查报告[J];群文天地;2011年05期

8 唐霞;;河南武陟青龙宫庙会文化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毕旭玲;;流动的日常生活——“新民俗”、“泛民俗”和“伪民俗”的关系及其循环过程[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10 王晓坤;;“经儿”:城市庙会中的歌[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12年北京春节庙会掠影[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1期)[C];2012年

2 张玉;;唱佛——庙会中民众吉祥愿望的集中表达——以沂源县织女洞庙会为例[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豪中;韩怡;;陕北乡村传统庙宇建筑与庙会活动关系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谢国兴;;南瀛地区庙会的绕境模式——兼论祭祀圈、信仰圈与交陪境[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5 蔡丰明;;上海都市中的清明习俗[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6 李贵龙;朱维全;;陕北唢呐 人民的心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李晓燕;;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指挥表演“八卦鼓”舞[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9 陶思炎;;略谈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与机遇[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10 程守祯;;扁鹊信仰中的民俗象征符号类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菁苇;龙潭庙会摊位拍卖近日举槌[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振兴;沧口庙会:“辉煌”还能重现吗[N];青岛日报;2008年

3 刘智伟;河南全省“庙会大联动”[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乔申颖;文化庙会:姹紫嫣红闹新春[N];经济日报;2009年

5 记者 马小宁;华盛顿市民逛庙会[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琼;庙会灯会唱主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斌 王嘉;水岸锦里掀开大庙会盖头[N];成都日报;2009年

8 屈拙讷;庙会还是免票为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吕霞;文化庙会难显文化亮点[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剑雯;龙城民俗庙会赚足“牛”气[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刘扬;近代辽宁地域社会视野下的寺庙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跃中;近代成都劝业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朱运来;传统庙会现代意义的人类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席宇;淮阳人祖庙会与泥泥狗的现状调查及其保护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任亚娟;山西运城市“背冰亮膘”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鸿亮;1895~1937年河南庙会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罗亦鸣;当代城市春节庙会空间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霞;明清时期山东庙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庞倩华;女性与女娲:女娲信仰对女性主体地位的凸显[D];河南大学;2008年

9 王玉霞;民俗学视野下的相国寺历史变迁[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钟晋兰;乡镇墟市与民间信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2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12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