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应下的黔东南传统侗族聚落
发布时间:2017-08-06 23:14
本文关键词:生态适应下的黔东南传统侗族聚落
【摘要】:黔东南地区是重要的侗族聚居地,历经千百年发展,形成了大量侗族聚落,优良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形态,为侗乡文化的世代传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自然生态、建成环境和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黔东南侗族聚落生态适应性的种种特征,进而阐述了良好的生态适应机制对传统聚落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生态适应是传统聚落衍生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生态适应 传统聚落 侗族 黔东南
【基金】:2012年安徽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徽州色彩文化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HSK11-12D33)
【分类号】:K892.3
【正文快照】: 生态适应,是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主动适应环境的过程。[1](P6)聚落在其生成发展中,需要依靠良好的生态适应机制,逐步形成与其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黔东南地区是重要的侗族聚居地,主要分布于都柳江、清水江流域。[2](P144-147)群山环绕的自然环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
本文编号:631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3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