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试论台湾光复与台湾民意

发布时间:2017-08-07 18:25

  本文关键词:试论台湾光复与台湾民意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 台湾光复 台湾民意


【摘要】: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及当时国内、国际多种因素合力促成的,台湾民众50年坚持不懈、牺牲奋斗反抗殖民统治,是台湾光复的重要政治基础,而祖国意识为其间的主旋律,回归祖国更是全台湾民心之所向。日人的记录揭示了台湾民众在历史变局下的选择,而透过台湾人的日记资料,人们更看到了台湾民众欢欣鼓舞迎接光复的喜悦心情。所有事实表明,光复、回归乃全台湾民心之所向,符合台湾民意。
【作者单位】: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关键词】抗日战争 台湾光复 台湾民意
【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12JZD003)
【分类号】:K265;K29
【正文快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赢得了近代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10月25日,中国政府接收代表陈仪宣布台湾光复,台湾重回中国版图。迄今为止,对于台湾光复及其之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国内学界已有诸多探讨。不过,绝大多数的论著倾向于从抗战胜利之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世荣;;谈日记的史料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奕望;陈丽云;吴鸿洲;;“医史互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2期

2 齐世荣;;略说文字史料的两类:官府文书和私家记载[J];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02期

3 姚百慧;;历史学人的冷静思考——《1970年代中日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研究》读后[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5期

4 杨奕望;陈丽云;胡蓉;;浅析日记史料与中医学术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5 邹兆辰;;史学工作者应有的史料意识——读齐世荣先生关于史料问题的系列文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邓群刚;;乡村基层干部日记的搜集、整理与利用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博;清代士人的生活世界[D];南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冬冬;杨越;;试论《越缦堂日记》考证、评论正史的成就[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红梅;;广东老兵见证宝岛光复——纪念台湾光复六十周年[J];兰台世界;2005年14期

2 廖献祥;;台湾光复60周年感怀[J];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02期

3 刘凌斌;;台湾光复初期闽台的互助与赈济初探[J];闽台文化交流;2009年02期

4 ;本所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著目录(1985年)[J];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01期

5 丘铸昌;;台湾近代诗坛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秦咏英;民国时期的台湾研究综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7 林真;台湾光复初期闽台经济关系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03期

8 白纯;台湾光复后的民众心态与“二·二八”事件[J];民国档案;2000年03期

9 朱庆葆,曹大臣;抗战胜利后影响台湾建省诸因素分析[J];江海学刊;2000年02期

10 褚静涛;日据时期大陆台湾研究状况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静涛;;台湾革命同盟会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玉国;;厦门大学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高陵;;“二·二八”事件后的台湾知识分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褚静涛;;台籍志士与台湾复省[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5 陈孔立;;台湾史研究的史观问题[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6 臧运祜;;十年共铸一剑 青史赓续台湾——《台湾史稿》读后[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7 林仁川;;闽台同心 抗击日寇 建设台湾[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剑华;;从国内报刊的相关报道看光复后台湾的接收[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小平;;战后台湾的法律地位与美国对台政策(1945~1949)[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姚小敏邋孙立极;台各界纪念台湾光复63周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钟安西 赵一顺;台湾史研究的历史脉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任孟山);纪念台湾光复 重温历史荣耀[N];华夏时报;2005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饶戈平;从台湾光复看台湾的法律地位[N];人民日报;2005年

5 张勇;台湾光复亲历者回忆60年前的激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记者 王宇航;台湾光复值得两岸人民永远纪念[N];团结报;2010年

7 记者 张浩淼 实习生 戴立;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台湾史研究论坛明起在渝举办[N];重庆日报;2010年

8 潘清;台湾光复亲历者说: “就在这一天,台湾人终于‘出头天’”[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平 孙立极;全台湾没有一座抗战纪念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10 台湾 岛内著名律师 许文彬;台湾人的甲午史观和两岸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秘;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D];复旦大学;2010年

2 余凯;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D];复旦大学;2008年

3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程代勒;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余依婷;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巴殿君;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8 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小霞;抗战时期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蒋文英;台湾报业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949-2003)[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管苗雨;“台湾意识”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克飞;台湾政治认同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朱伟;从“依侍主义”到“新合作主义”:台湾地方派系的嬗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元;抗日与复台—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研究(1940-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毛彬彬;台湾民主化发展历程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文正;新加坡与台湾关系(1965-2007)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清顺;台湾陈姓的影响及其族源探析[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36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36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