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
本文关键词: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
更多相关文章: 上海银行公会 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 上海银行家 上海银行业
【摘要】: 上海银行公会是上海银行家自发组织的银行同业组织,以维护银行业利益,推动银行业发展为基本宗旨,会员来自上海华商银行。1927-1937年是上海银行公会历史发展中的第二个十年,十年间上海华商银行业有较大发展,上海银行公会会员亦从24家增为45家。经过十年的成长,公会的组织管理及对外协调能力日渐成熟,对外影响继续增长。上海银行公会在发展过程中,已获得社会各方重视,,成为上海社会最重要的民间组织之一。 1931年改组前,上海银行公会虽然也在履行公会职能,但却不得不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及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动及内部组织的频繁更替使上海银行公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推行本业发展的计划,这也是本时期公会在建设银行业公共事务上无突出成绩的重要原因。1931年改组后,上海银行公会内部组织得以稳定,公会运作效率提高,并得以将精力置于履行本职工作上来。1931年上海银行公会改组后被纳入政府管理之下,但其独立特色并未消失。自1927年起,通过内债承销及借款,上海银行公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较其他同业组织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系。在政局动荡的特殊时期,它也曾一度发表对政府或有关各方的意见,但对实际政治运作并不热衷。上海银行公会在金融税收、币制改革等领域发挥出维护同业利益及辅助政府的双重职能。在特殊历史时期如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及1935年的上海经济危机时,上海银行公会还承担起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救济工商业的责任,这是其他同业组织无法相比的,亦反映出上海银行公会在稳定及协调经济秩序方面具有的潜在力量。 上海银行公会前十年为之奋斗的公共事务如征信所、票据交换所、票据承兑所等在1927-1931年间逐次建成并初具规模,上海银行公会为促进银行业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现代化进程。上海银行公会是会员银行集体利益和意志的代表,它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近代上海银行家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的金融现状不懈努力的过程。 论文以1931年为界分为成上下两篇,主要分别从上海银行公会不同时期的组织管理及运作、它在维护银行业利益及参与政府政策咨询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上海银行公会的个案研究,为考察近代工商同业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求政府与民间团体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范例。
【关键词】:上海银行公会 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 上海银行家 上海银行业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95.1;F832.9
【目录】:
- 摘要4-7
- 导论7-15
- 上篇1927-1931年的上海银行公会15-65
- 第一章 上海银行公会寻求新的定位时期17-35
- 第一节 上海银行公会在1927年17-23
- 第二节 承销内债与反对改组23-35
- 第二章 上海银行公会的组织运作及会员概况35-51
- 第一节 组织管理及对外联络35-42
- 第二节 会员概况42-51
- 第三章 上海银行公会的基本职责51-64
- 第一节 改进银行业务的努力51-58
- 第二节 呈请修改银行业法规58-64
- 小结64-65
- 下篇1931-1937年的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65-141
- 第一章 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概况67-89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67-76
- 第二节 会员概况76-83
- 第三节 对外联络83-89
- 第二章 维持债信与稳定金融89-116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债信危机90-100
- 第二节 参与组织金融业辅助机构100-116
- 第三章 救济市面与立法咨询116-140
- 第一节 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与1935年经济危机117-126
- 第二节 参与政府立法咨询与辅助经济政策的实行126-140
- 小结140-141
- 结论141-146
- 附录146-176
- 1、 1927-1937年上海银行公会历届管理层名单146-151
- 2、 上海银行公会大事记151-176
- 参考文献176-182
- 后记182-1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佩玉;;近代上海远东国际汇兑中心的形成[J];学术月刊;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占娥;马军杰;;上海银行业的网点布局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远亮;葛鹤军;;外资股权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或定;张哨峰;张劲峰;;湖北麻城县信用社救济流通券考——中国最早的信用合作社纸币[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10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承郁(韩国汉城大学东亚历史系讲师) 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的利益选择[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卫容;上海银行剑指苏浙闽[N];中国财经报;2002年
3 记者 顾一睿 夏心愉;退出上海银行?汇丰称目前仍持有8%股份[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张旭东;上海银行公布2003年年报[N];金融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黎稚平;浦发、上海银行上报资产证券化方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植 王芳艳;中投接盘IFC入股上海银行7% 汇丰拟退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7 汪洪洋;上海银行成为我国外资参股比例最高银行[N];国际商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黄海华;当好老年人“理财顾问”[N];解放日报;2011年
9 记者 曹金玲;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之“上海银行样本”[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刘平;信用制度因时而变[N];上海金融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天政;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37—1945)[D];复旦大学;2004年
3 郑成林;从双向桥梁到多边网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江华;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永进;变局中的商人抉择[D];复旦大学;2007年
6 蒋立场;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1927-1937)[D];复旦大学;2009年
7 万立明;上海票据交换所研究(1933-1951)[D];复旦大学;2007年
8 邹晓f;上海钱业公会研究(1917-1937)[D];复旦大学;2006年
9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董昕;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研究(1912年-1937年)[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银行周报》研究(1925-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2 胡建敏;民国时期杭州银行公会研究(1930-1937)[D];浙江大学;2006年
3 吴瑕;李铭银行思想与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尚林峰;上海银行大前置系统宁波财税模块的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怀剑;吉林省地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超;上海银行碳金融战略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华;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金融现代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侯钧文;上海银行并购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辉;上海银行内网门户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石雨卉;民国时期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7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3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