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传统文化与近代山东城市嬗变研究(1860—1937)

发布时间:2017-08-12 16:12

  本文关键词:传统文化与近代山东城市嬗变研究(1860—1937)


  更多相关文章: 统文化 近代山东 城市发展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对文化发展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和悠久城市发展史的国家,在近代以前的漫长时间里,中国文化和城市发展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小农经济式的政治型城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古代社会末期达到了顶峰,并逐渐走向僵化。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古代社会形成的城市文化发展模式也受到了冲击。客观地说,西方国家给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机会。然而这种机会是从外部楔入的,加上国内特殊的国情,中西新旧因素冲合,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呈现出了复杂的类型和局面。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面向大海、背靠大陆的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其拥有和中国大陆相似的城市发展情况。近代中国的各种城市发展类型在山东都可以找到具体代表,所以研究传统文化与近代山东城市发展就具有典型意义。 近代山东的城市文化发展情况也因地区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有发展快的,有发展慢的,还有衰退的。除了自然原因外,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出一定解释。 在近代研究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当然绕不开西方文化因素。西方文化从外部促进了近代山东城市的发展,而传统文化在近代山东城市的影响下也加快了新陈代谢。 总体而言,传统文化对近代山东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弱,近代山东城市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则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这是符合近代全球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城市发展规律的。
【关键词】:统文化 近代山东 城市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9;F299.29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导论11-20
  • 一、选题由来11-12
  • (一) 选题来源11
  • (二) 选题原因11-12
  • 二、选题论证12-13
  • (一) 理论意义12
  • (二) 学术价值12
  • (三) 现实作用12-13
  • 三、学术史综述13-18
  • (一) 成果分类13-18
  • (二) 述评推导要点18
  • 四、学术要点18-19
  • (一) 选题切入点18-19
  • (二) 学理视点19
  • (三) 学术重点19
  • (四) 学术难点19
  • (五) 创新点19
  • 五、相关界定19-20
  • (一) 时间19
  • (二) 空间19-20
  • 第一章 文化与城市20-26
  • 一、文化与城市的起源20-22
  • 二、文化与城市的发展22-23
  • 三、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差异性和普遍性23-26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城市26-41
  • 一、先秦时期27-29
  • 二、秦汉时期29-32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32-34
  • 四、隋唐时期34-35
  • 五、两宋时期35-37
  • 六、明代时期37-39
  • 七、清代前期39-41
  • 第三章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概况41-58
  • 一、传统文化在近代受到的冲击和反应42-44
  • 二、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趋势44-52
  • (一) 开埠城市45
  • (二) 内陆城市45-46
  • (三) 新兴城市46-49
  • (四) 传统城市49-52
  • 三、近代中国各区域城市发展52-58
  • (一) 东南地区53
  • (二) 华北地区53-54
  • (三) 东北地区54-55
  • (四) 西北地区55-56
  • (五) 西南地区56
  • (六)华中地区56-58
  • 第四章 近代山东城市发展概况58-71
  • 一、近代以前的山东城市发展概况58-62
  • (一) 先秦时期58
  • (二) 秦代至宋代58-60
  • (三) 金元至清中叶60-62
  • 二、近代山东城市各地区发展趋势62-68
  • (一) 胶东半岛地区63-64
  • (二) 中部地区64-65
  • (三) 鲁西北地区65-66
  • (四) 鲁西南地区66-67
  • (五) 鲁南山区67-68
  • 三、近代山东城市发展类型68-71
  • (一) 传统行政型城市68
  • (二) 传统工商业城市68
  • (三) 传统军事型城市68-69
  • (四) 传统交通城市69
  • (五) 传统工矿城市69
  • (六) 商埠城市69
  • (七) 租借地城市69-70
  • (八) 新兴工商业城市70
  • (九) 新兴工矿业城市70
  • (十) 新兴交通枢纽城市70-71
  • 第五章 从传统文化看近代山东城市发展71-80
  • 一、从传统文化看近代山东城市发展差异性71-75
  • 二、从传统文化看近代山东城市发展的变迁75-80
  • 第六章 传统文化对近代山东城市发展的影响80-88
  • 一、传统文化对近代山东城市发展的阻碍80-84
  • 二、传统文化对近代山东城市发展的促进84-88
  • 第七章 传统文化在近代山东城市发展中的命运88-110
  • 一、受冲击而衰落的传统文化88-97
  • (一) 宗教88-92
  • (二) 教育92-94
  • (三) 中医94-95
  • (四) 祭祀95-97
  • 二、受启发而革新的传统文化97-110
  • (一) 生活习俗97-100
  • (二) 社会制度(警察,邮传)100-103
  • (三) 娱乐103-105
  • (四) 团体和组织105-110
  • 第八章 传统文化与近代山东城市发展之个案研究110-124
  • 一、铁路111-115
  • 二、城墙115-119
  • 三、公共空间119-124
  • 第九章 传统文化与城市转型——以济南为例124-142
  • 一、近代以前的济南124-125
  • 二、近代济南城市转型125-127
  • 三、传统文化对济南城市转型的影响127-138
  • (一) 传统文化对济南城市转型的阻碍127-131
  • (二) 传统文化顺应济南城市转型131-135
  • (三) 传统文化促进济南城市转型135-138
  • 四、济南城市转型对传统文化的影响138-141
  • (一) 城市转型对传统文化的淘汰和改造139
  • (二) 城市转型对传统文化的包容和共处139-141
  • (三) 城市转型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和促进141
  • 五、小结141-142
  • 第十章 结语142-148
  • 一、总结143-147
  • 二、启示147-148
  • 参考文献148-158
  • 后记158-1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沛;徐倩倩;;港口、铁路与近代青岛城市变动:1898-1937[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2 张笃勤;;第三届近代中国城市学术研讨会综述[J];城市问题;1992年02期

3 苏建国,张益潍;齐文化和鲁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J];发展论坛;1999年11期

4 吕颖慧;德占时期青岛的崛起与山东近代城市体系的形成[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李善峰;齐鲁文化与现代化进程[J];东岳论丛;1987年03期

6 张连国;山东准近代化城市之近代化简论[J];东岳论丛;1995年S1期

7 蔡伟红;;周村开埠与传统工业的近代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何一民,谢放,王笛;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近代史研究;1990年03期

9 董建霞;;近代山东开埠与区位分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仕治余;战玉琴;;交通运输对近代潍县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8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晓茜;烟台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考察[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2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62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