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从《竹枝词》看开埠前上海地区的社会风貌

发布时间:2017-08-12 18:35

  本文关键词:从《竹枝词》看开埠前上海地区的社会风貌


  更多相关文章: 竹枝词 城市精神 消费理念 民俗信仰 意象分析


【摘要】: 近年有学者重视对上海竹枝词的辑录整理,其成果无疑有益于社会史研究和经济史研究,丰富的竹枝词史料,对于研究上海的过去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历来的研究都认为上海在走进近代化之前,民风习俗与人文发展趋向与南吴北越的其他地区大同小异。但根据我们对于方志与竹枝词的翻阅,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上海各地的物产结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民风也不尽相同,对此,本文试图作进一步的细分。从竹枝词中得出:政治经济环境导致了丰富多元的生产方式,这对各地居民的生活状态、消费观念、审美趣味以及信仰与道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进而探讨这种心理基因在上海之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以此作为我们今天重塑上海形象的一个借鉴。 本文的前言部分概括了竹枝词的发展历程及其史料价值,并对己有的竹枝词研究作了一个大致的述评,指出竹枝词研究特别是上海竹枝词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已有的对上海开埠前城市精神所作的分析的看法,并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从对上海竹枝词作者群的分析入手,得出三个史料特点:一是竹枝词数量众多,所反映的时空跨度广大;二是作者成份复杂,从精英文化发展到大众文化,所揭示的历史角度宽阔;三是内容涉及广泛,所提供的研究信息真实性与可信度不断提高。 第二章以开埠前上海的经济政治背景为依托,得出上海地区是典型的商业型城市,棉纺业的高度发展使得家庭手工业跃居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上海地区封闭的自然经济系统被打破,生产方式也更加多样性。 第三章从各阶层居民不同的消费能力入手,对富商及平民的生活状态作出比较,并对社会普遍所尊崇的奢靡气息作一界定,通过对竹枝词中反复出现的几个意象进行文本分析,得出当时当地总体的消费理念比较合理的结论。 第四章从民间娱乐、民间信仰来考察上海地区开埠前民众的传统文化心态,继而通过对人口数量、结构的分析,得出五方杂处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道德观念的变化。本文立足于一个独特的视角,试图从为前人所忽视的精神层面上,还原出上海开埠前的社会心理结构。
【关键词】:竹枝词 城市精神 消费理念 民俗信仰 意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7.22;K2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学术史综述5-9
  • 一、竹枝词的研究5-7
  • 二、从城市精神看上海竹枝词研究7-9
  • 第一章 偏重史实的上海竹枝词9-16
  • 第一节 上海地区的界定9-10
  • 第二节 上海开埠前竹枝词的作者及其在清代盛行的原因10-14
  • 第三节 上海竹枝词创作之目的14-16
  • 第二章 趋利重商的价值取向16-27
  • 第一节 得天独厚的时代背景16-22
  • 一 政治环境16-17
  • 二 明清赋税变化17-19
  • 三 商业型城市定位19-22
  • 第二节 丰富多元的生产方式22-27
  • 一 靠水吃水22-23
  • 二 凌布二物,衣被天下23-25
  • 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5-27
  • 第三章 亦奢亦俭的生活状态27-37
  • 第一节 崇尚奢靡的消费理念27-33
  • 一 参差不齐的消费能力27-30
  • 二 奢侈消费的界限范围30-33
  • 第二节 布衣百姓的乡野生活33-37
  • 一 “食”之农家味33-34
  • 二 “用”之务实性34-37
  • 第四章 新旧杂糅的民俗风情37-45
  • 第一节 传统的风俗习惯37-39
  • 一 大俗大雅的民间娱乐37-38
  • 二 信巫喜祷的民间信仰38-39
  • 第二节 鱼龙混杂的新异世界39-45
  • 一 开放宽容的胸怀39-43
  • 二 重利轻礼的恶习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5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博;东北竹枝词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2 王菁;上海都市文化与洋场竹枝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倪辉;江南竹枝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3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63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